世界“零排放”城市排行榜火熱出爐
隨著世界各國大力發展城市建設,城市的數量逐漸增多,這種變化在中國尤為明顯,根據《2017年中國城市等級劃分》中顯示,光是一到三線的城市就有97個之多,除此之外還有四線、五線等發展中城市。城市飛速發展意味著工作機會多、工資高、生活質量好,人口也就隨之增加,2016年東京城市人口已經達到3670萬人,相當于一個加拿大的人口總數。如此之多的人口數量,對城市的交通和環境帶來巨大壓力,為此各國在城市中也加快推行關于“零排放”的工作。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706/360799.htm“零排放”是指無限地減少污染物和能源排放直至為零的活動:即利用清潔生產,3R(Reduce,Reuse,Recycle) 及生態產業等技術,實現對自然資源的完全循環利用,從而不給大氣,水體和土壤遺留任何廢棄物。
為達到“零排放”的目標,政府提倡城市居民采取步行、騎自行車和乘坐公共交通等通勤方式,出租車、市內軌道交通和公交車隊將依賴清潔且可持續的能源提供動力。高科技企業也主動承擔了一部分工作,如高通正在加速推進的HALO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利用磁共振效應來對電動或混合動力車型進行非接觸式充電,幫助加速電動交通工具的發展。
電動汽車、發達的公共交通系統、“智能”交通傳感器乃至無人駕駛汽車,此類成熟技術或新興技術均預示著——只有發展成為具有高效、便捷和可持續交通方式的城市,才可能達到“零排放”的目標。
雖然有很多城市都在追求“零排放”的交通運輸方式,但根據各個城市科技發展、可持續基礎設施建設、實質性財政和非財政激勵措施的不同,其實施成果也就不盡相同。
根據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和美國高通公司合作研究出版《城市交通指數》顯示,目前挪威首都奧斯陸有望成為世界首個實現“零排放”目標的城市,其次是倫敦和阿姆斯特丹。固然這三座城市都處于相對富裕的地區,使得他們能夠投入更多的資金,但是真正成功的原因也是因為他們堅定不移的承諾和實踐。在城市中設置大量電動汽車充電樁,低排放運用區域,為市民提供可靠地交通基礎設施,并通過財政激勵措施鼓勵市民購買環保車輛,都值得我們借鑒。
北京市政府對于低排放車輛領域投入巨大。目前北京的公交車隊已經擁有1000多輛電動公交車,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動車隊之一,政府也對電動汽車購買者給予津貼補助,但這些都彌補不了空氣污染程度和人均能源排放量帶來的嚴重問題。不過我們也相信在這兩個問題很快就能解決,到那時,北京的城市交通一定能為世界帶來驚喜。
欲了解更多《城市交通指南》,請點擊鏈接進行下載http://www.qualcomm.cn/products/halo。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