譜寫高速光通信新篇章——40Gb/s技術及其應用
10Gb/s光纖通信系統成功商用后,業界對于光傳輸速率的研究目標便轉向了40Gb/s技術,這就引發了設備商研發40Gb/s大容量系統的競賽熱潮,同時也促使一些新技術如PMD等得到深入剖析。但由于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目前40Gb/s技術仍主要處于試驗階段,并未像業界最初期望的那樣迅速得到規模化商用。鑒于此,隨著數據業務的高速增長和40Gb/s技術的日益完善,40Gb/s技術從何時在何地以何種方式逐步規模化引入商用網絡,成為目前業界關注和期望解決的熱點問題之一。
40Gb/s的技術優勢與實現障礙
40Gb/s技術應用時具有很多優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頻譜效率提高。在WDM系統中,40Gb/s在采用相同通路間隔的前提下,頻譜效率比10Gb/s速率高4倍,換句話說,在業務總量相同的前提下,40Gb/s技術可以顯著降低波長或光纖的使用量。
二是維護管理簡化,機房占地少。相對10Gb/s速率而言,40Gb/s的系統集成度提高了4倍,這樣管理的業務板卡單元減少4倍,維護管理簡化,成本降低,同時機房占地面積也明顯減少。
三是設備成本降低。隨著技術的成熟和未來逐步規模商用,40Gb/s設備的成本也將會逐步回落到10Gb/s設備成本的2~3倍之間,整體上降低網絡的設備成本。
四是網絡服務增強。隨著路由器10Gb/s接口的商用和40Gb/s接口的推出,傳輸網絡采用40Gb/s技術后可以更好地承載數據業務。
雖然40Gb/s技術具備眾多優勢,但在光域和電域具體實現時均面臨著諸多障礙。電域最顯著的便是要突破材料的電子速率處理瓶頸,這就促使研究人員采用新型材料或者改進集成技術來研制基于40Gb/s速率的核心處理芯片,如采用InP或者SiGe材料的成幀器、復用/解復用器等。而在光域,限制40Gb/s技術應用的因素更多,最主要的方面包括CD、PMD、非線性效應、OSNR等。若與10Gb/s系統的傳輸限制因素作簡單量級比較,40Gb/s系統的CD容限和PMD容限便分別為10Gb/s系統的1/16和1/4,OSNR容限值要提高6dB,這在一定程度上極大地阻礙了40Gb/s技術的應用。
40Gb/s成熟程度不斷提高
40Gb/s技術的成熟程度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在傳輸限制克服技術方面,對于40Gb/s傳輸限制的克服,目前已經具備多種技術可以選擇,如采用新型的調制碼型(CS-RZ/PSBT/DPSK/DQPSK等)、超強FEC、單/多通路色散精確補償、電域色散補償和采用喇曼放大器等。選擇這些技術中的一種或幾種組合,就可以大大增強40Gb/s信號的傳輸距離。
在40Gb/s器件方面,目前國外有多家40Gb/s器件商可以提供40Gb/s系統必需的光電器件,如發射機、接收機、成幀器、復用/解復用器、FEC編解碼器、調制器等,而且這些器件商經過最近幾年的兼并與整合,目前生產格局和產品相對穩定。國內的WTD也可以提供40Gb/s的VSR光收發合一模塊。
在40Gb/s設備方面,從目前公開的資料來看,國內外大部分傳統光通信設備商都可以提供40Gb/s設備,設備類型以40Gb/sWDM設備為主。另外,一些新興的高速通信設備制造商,也可以提供功能類似于OTU的40Gb/s傳輸設備,同時部分路由器廠家的新產品目前也可以提供基于40Gb/s的POS接口。
在測試儀表方面,目前有多家公司都可以提供40Gb/s的不同測試儀表,如40Gb/s誤碼儀和STM-256抖動分析儀、示波器、40Gb/sSDH/OTN分析儀、模塊化調測系統等。
在標準規范方面,40Gb/s的國際標準目前主要由ITU-T和OIF來完成。ITU-T已經制定了多項與40Gb/s有關的標準,涉及到40Gb/s技術的網絡接口、設備功能特性、物理層接口和抖動特性等多個方面。目前,規范中的一些參數指標如多通路物理層參數、STM-256抖動等尚未完善,正在進一步的研究之中。OIF主要規范與40Gb/s有關的電層處理標準,目前已經完成了SFI-4/5、SPI-
40Gb/s從試驗走向商用
40Gb/s技術目前主要應用于現場試驗或者試驗網部分,最近的典型試驗如MCI、Mintera和CIENA公司的
另外,40Gb/s技術的應用需求也變得日益明朗,比較典型的有:2005年1月,馬可尼與德國電信簽訂了為期3年的合同,采用Multihaul來構建40Gb/s寬帶網絡;2006年3月,芬蘭的Finnet與西門子簽訂了合同,升級其現有網絡所有波長到40Gb/s;2006年6月,ATT的CTO在2006全球通信會議上稱在2007年第一季度升級美國31個城市的MPLS骨干網到40Gb/s,同時,GlobalCrossing也申明將現有MPLS網絡逐步升級到40Gb/s速率(JuniperT640)。
雖然40Gb/s技術具備諸多潛在優勢,但因多方因素制約,目前仍沒有得到規模化商用,并且面臨著100Gbit/s速率的挑戰。但100Gbit/s技術距離實用水平尚有較大差距,因此,隨著40Gb/s技術和標準的成熟、成本的降低、試驗網絡的大量驗證與數據流量的持續增多,40Gb/s技術勢必于2~3年內在VSR和骨干WDM網絡(如和10Gbit/s混合組網或獨立組網)等領域逐漸得到規模化商用,譜寫高速光纖通信網絡新的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