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ma20001x的分組網絡優化重點及方法
cdma2000分組網絡優化的主要目標是使系統達到最大的吞吐量、最小的傳輸延遲,從而充分發揮cdma2000的無線傳輸優勢,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無線數據網絡的性能,保證其無線數據業務的實現。該網絡的優化可以分為兩個方面:無線網絡的優化和分組網絡的優化。
無線空口質量對數據業務傳輸速率的影響
影響數據業務功能的無線空口指標主要包括以下3點:前向鏈路的Ec/Io覆蓋情況;空口FER的基本情況;系統切換帶的分布以及切換帶的大小。
前向鏈路的Ec/Io覆蓋情況
網絡的Ec/Io表示前向導頻的覆蓋水平。cdma2000采用了基于業務信道誤碼率的前向快速功率控制技術,這使得業務信道的發射功率直接由業務信道自身的解調情況來決定,只要基站能提供足夠的功率以滿足數據業務相應速率的Ec/Io的要求,用戶就可以非常流暢地使用該業務。Ec/Io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該點的覆蓋情況以及數據業務可達到的速率情況。需要盡量優化網絡的Ec/Io,以提高網絡的Ec/Io質量,可以采用的手段包括天線參數調整、扇區導頻功率調節、系統平均負荷控制以及系統軟切換比例控制。需要指出的是,數據業務絕對傳輸情況與Ec/Io沒有必然的聯系,但它可以指導閉環功率控制參數的設置以及切換區域SCH信道分配參數的設置。具體的手段為:在滿足業務傳送的基礎上,數據業務信道的功率控制參數應該保持一種更大的自由度。對于切換區域的數據業務,可以考慮采用一定的遲滯來達到切換和傳送的平衡。
空口FER
數據業務對誤碼的要求非常嚴格,從實際空口傳輸數據速率的角度出發,高的誤碼率意味著高的系統重傳率,而過高的重傳率直接導致系統平均傳輸速率下降。對于數據業務空口誤碼率問題的規避,在網絡優化過程中可以從以下3個角度來考慮。一是保證系統工作正常,特別是時鐘以及傳輸同步問題,避免由于設備原因而導致的空口誤碼。常用的手段包括馬爾可夫測試和傳輸時延檢測。二是改善功率控制精度,調整功率控制參數。常用的手段包括調整前向功率控制的初始功率、最小功率以及功率控制步長,降低系統整體誤碼率。三是調節系統目標FER,使系統在空口平均傳輸速率以及系統資源分配情況下達到需要的平衡。
系統切換帶的分布以及切換帶的大小
數據業務分支需要占用大量的系統資源,從整網資源利用角度考慮,一般不推薦采用SCH軟切換的方式。無論切換判斷算法有多么精確,切換過程需要一定時間資源,同時由于切換帶信號不穩定,不可避免地存在切換判斷失誤而導致SCH信道分配到弱分支的情況,以致產生大量誤碼,最終影響業務傳輸性能。切換帶存在以下幾個問題:切換帶信號不穩定;前向Ec/Io頻繁波動,導致切換判斷失誤;SCH重新分配需要一定時間準備資源;SCH分配之后需要一定的時間資源。以上問題的存在使得切換區域成為數據業務傳輸的瓶頸之一,所以我們關鍵的一個問題就是盡量減小切換區域面積,嚴格控制切換帶,以降低切換帶對整網數據業務傳輸特性的影響。
BSC數據業務分配策略對數據業務傳輸速率的影響
BSC數據業務分配策略主要包括:RLP申請SCH建立的機制(申請水庫閘門打開的時刻和頻率)以及RRM的SCH分配機制(決定打開哪道水庫閘門以及打開的時長和打開的大小)兩個部分。
數據業務輔助碼分信道SCH分配時間
數據業務輔助碼分信道SCH是CDMA系統中專用的高速數據業務傳輸信道,高速SCH信道占用大量的系統資源,為了節省無線網絡資源,在網絡沒有高速數據業務傳輸時,SCH信道將被釋放,有數據業務請求的時候,SCH再被建立,由于SCH的建立和分配需要一定的時間資源,因此存在SCH信道建立的效率問題,SCH的建立分配效率所涉及的時間資源主要包括資源準備時間(SIG_DELAY)和信道分配持續時間(SCH_DURATION),這兩個參數以幀為單位。
為了提高空口傳輸效率,在系統的SCH分配算法和無線傳播環境允許的情況下,可以使SIG_DELAY盡量的小,SCH_DURATION盡量的大。在數據業務測試中經常采用的一種測試手段是采用無限時長的方式。這種方式的特點之一就是把SCH_DURATION設為無限時長,這樣可以保證空口傳輸效率幾乎達到100%。
SIG_DELAY最小可以達到5個幀,SCH_DURATION一般推薦采用64或128幀。
導頻強度分配策略
數據業務占的系統資源比較多,這種情況在小區邊緣尤為明顯,為了減少邊緣用戶過多地占用系統資源而對網絡造成影響,需要根據用戶的分布制定速率分配策略。用戶距離基站近,覆蓋好,可以分配高速的數據業務,如果距離基站遠,覆蓋差,就分配低速數據業務。
在CDMA網絡中,Ec/Io隨著半徑的增大而降低,Ec/Io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與基站的距離;另一方面,Ec/Io也代表著數據業務速率的覆蓋水平。基于以上兩點,CDMA系統可以采用基于導頻強度Ec/Io大小的數據業務速率分配算法,使速率分配達到合理。
數據業務導頻強度速率分配門限重要參數主要包括小區中心導頻強度門限和小區邊緣導頻強度門限。如果Ec/Io覆蓋高于小區中心導頻強度門限,則分配高速率業務;如果Ec/Io覆蓋低于小區邊緣導頻強度門限,則分配低速數據業務;如果介于兩者之間,則分配中速數據業務。一般情況下,小區中等導頻強度門限取值為-7dB,小區邊緣導頻強度門限為-10dB,高倍速業務取16倍速,低倍速業務取4倍速,中倍速業務取8倍速。
在實際網絡優化過程中,可根據網絡負荷水平對Ec/Io分配門限進行調整,使網絡的平均數據業務覆蓋效率和系統負荷達到很好的平衡。優化的過程中人為地降低數據業務對Ec/Io的基本要求,有可能帶來系統FER的整體上升,從而對網絡產生巨大沖擊,因此在Ec/Io分配門限優化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當前網絡的狀況,采用逐步調整的方式。
系統負荷分配策略
系統提供負荷控制主要是需要在系統資源分配和平均速率上得到一種平衡。cdma2000系統提供高效的功率控制算法,其速率可以達到800次/s,每次0.25dB。在實際網絡中,無線傳播環境、用戶運動狀態、用戶業務狀態隨機性變化比較大,這種隨機性在高效功率控制的驅動下,會直接導致系統瞬時的功率發生大范圍波動。從實際網絡跟蹤測試結果來看,在高負荷情況下,特別是有數據業務接入的情況下,這種波動尤為明顯。
基站功率波動的這種頻繁性以及系統負荷評估無法進行準確測量,導致系統在SCH速率分配過程中無法準確估計速率,分配比較隨機。在實際的網絡優化中,可以綜合評估整網的數據業務用戶數量以及分布情況、當前用戶對網絡的影響,適當考慮降低對負荷控制的要求,從而達到系統負荷控制與數據業務性能的一種平衡
網絡側數據流量分配策略
SCH信道分配策略還與網絡側的數據流量有關。RRM需要根據網絡側流量的大小來分配相應速率的SCH信道。
網絡側數據流量的分配策略優化主要是根據網絡的吞吐量制定相應的檢測和分配策略來實現,主要的思想是加快檢測,盡量分配。由于網絡流量也是影響數據業務速率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在無線網絡的優化過程中,推薦采用近端下載的方式或者從PDSN上直接下載數據,以保證網絡側的質量。
Dormant時間
在一次PPP連接過程中,數據業務用戶會多次運用會話,每次會話都會有一定的時間間隔,如瀏覽網頁時,兩次點擊之間的時間有可能超過10min,所以數據業務在使用過程中,在很多時間片下是沒有業務請求的,網絡中也沒有數據流。由于空口資源的珍貴,在業務請求之間,可以把相應的空口資源釋放掉,用戶有新的業務請求時再進行空口資源的分配,這樣可以從整體上提高網絡的資源利用率。資源釋放期間稱為Dormant狀態,但過快的資源釋放和重新申請同樣會對網絡負荷和業務響應效率造成不利的影響。Dormant定期器的引入可以阻止網絡快速進入Dormant狀態。可以使資源的分配與用戶行為取得平衡。Dormanttimer越短,手機進入Dormant狀態的速度越快,空口資源釋放的速率也就越快,但重復接入申請的概率同樣也會增大,相應會增加網絡的接入負荷,降低業務響應效率。
高層網絡協議對cdma20001X傳輸情況的影響
cdma2000無線數據業務承載于無線鏈路協議RLP以及因特網協議TCP/IP之上。高層協議的性能機制也是評估cdma2000無線網絡數據業務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RLP層對數據業務性能的影響
RLP層位于IS-2000物理層和TCP層之間,其作用是通過RLP幀重傳機制來保證傳輸質量,從而減小無線側引起的高FER。
RLP層參數的優化主要是根據無線環境情況以及網絡的誤碼情況制定相應的重傳機制。例如,對于網絡質量較差、誤碼率較高的網絡可以增加重發的輪次,如可以將{2、3}改成{1,1,1,1,1,1},也可以增加每次重發的次數,如將模式{1、2、3}改為{1,4,7},從而提高RLP層的可靠性。
TCP/IP層對網絡性能的影響
TCP/IP協議棧中業務的可靠性是由TCP協議來保證的。TCP通過對所傳送的數據包賦予相應的系列號,在傳輸過程中采用接收和發送相互確認的機制來保證傳送的可靠性。接收端則利用序列號來確保數據的先后順序。為了保證傳輸的健壯性,TCP還提供了相應的流量和擁塞控制機制。
相比于有線網絡鏈路,無線網絡鏈路有以下特點:平均空口誤碼率比較高;無線傳輸延時比較大;無線網絡傳輸延時的抖動性非常快。這些特點的存在使得TCP在保證無線網絡的傳輸過程中存在著以下不足。
空口誤碼導致TCP/IP的重傳概率大大增加。誤碼不僅使系統重傳率大大增加,而且還會使TCP錯誤地認為此時網絡發生擁塞或者鏈路不好,從而啟動流量擁塞控制,直接導致高層數據業務傳輸速率自動降低,從而降低網絡整體的吞吐量。
無線傳輸延時比較大。無線網絡在采用各種算法來保證鏈路可靠性的同時也降低了鏈路的響應速度。TCP采用嚴格的應答機制來保證網絡數據包的正確傳輸,但在無線網絡中,過大的無線延時會直接影響ACK應答時間,由于應答時間滯后,因此影響整體吞吐量的提升。
無線網絡傳輸延時抖動。無線傳播環境的隨機性使得無線網絡傳輸延時抖動不可避免。在數據業務傳輸過程中,這種抖動尤為明顯。由于存在傳輸延時抖動,因此不可避免地會造成TCP判斷錯誤,從而使系統產生錯誤的重傳或者錯誤的判斷鏈路,而使TCP啟動流量控制,導致系統平均吞吐量降低。
由于存在以上不足,因此在對高層傳輸協議性能進行優化的過程中,一方面要從空口入手,盡量減少誤碼區域的存在,如提高服務區域的業務信道功率、優化切換算法、減小弱信號覆蓋區域;另一方面,可以針對實際情況采用適當的調整,如調整重傳定時器的參數,適當提高流量擁塞控制機制的觸發門限,或者針對數據包的應答機制進行適當的調整,從而在整體上提高網絡的吞吐能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