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賽獲獎作品展示,降雨量檢測及水質分析系統的完整設計方案
一、項目概述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706/346853.htm1.1 引言
1.1.1編寫目的
本文檔用于說明項目基本情況及項目開發的計劃安排。
1.1.2 背景
項目背景:
從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經蒸發、滲透、流失而在水面上積聚的水層深度,稱為降雨量(以毫米為單位),它可以直觀地表示降雨的多少。測定降雨量常用的儀器包括雨量筒和量杯。
環境中的各項因素的監測有一定的重要意義,環境中的監測項目有溫濕度、風向風速、 雨量、氣壓等等,每一種監測均有一定的作用,溫濕度監測儀對于環境中的溫濕度能做 到實時的監測,溫濕度不僅僅影響著植物的有機物質合成量,同時對于人的感官舒適度 有很大的影響作用,而溫濕度與風向風速兩者相結合則是對于環境中的風林火線的預測 有一定的關系,風向風速的預測則是借助風向風速儀來進行操作,而雨量的監測對于農 業上的灌溉有一定的指導作用,通過使用雨量監測以來進行對降雨量的測量,以此來進 行制定合理的灌溉措施。
雨量的檢測不僅僅用于農業中,降雨量的監測為我們的安全出行有著很大的幫助,對于輪船以及飛機的安全抵達有很大的影響作用,在降雨量到達一定的等級之后,這兩種交通方式很有可能被禁止出行。
1.2 項目背景/選題動機
目前, 國內許多水文站監測水位和降雨量仍采用人工方法。 該方法不但存在測量的人身安全問題, 而且還存在數據測量難以準確、 監測實時性不強等問題。 為了實時準確監測水位及降雨量,我們可采用一種基于GSM的水位與降雨量在線監測系統。 該系統以單片機為控制核心, 利用全球移動通信系統GSM公眾無線通信網的SMS服務傳輸遠程數據, GSM網覆蓋面廣、 一次投入少、運營成本低、 運行可靠、 抗干擾能力強等優點,實現了江河、 湖泊及水庫等水位和該區域降雨量的遠程監測,同時能實現水文站的無人值守功能。
目前市場上所見的降水自動采樣器主要有以下幾類:
(1)單機運行類:降水時自動打開桶蓋,降水結束時自動關閉。基本沒有實現降水信息的采集,如降雨開始/結束時間、降雨量等。
(2)近距離通訊類:該類采樣器除具備單機運行類的功能基礎上,還可以采集一些簡單的信息,如降雨開始/結束時間、降雨量等,而且具備一定的進距離通訊手段,可以將信息傳輸到計算機中。目前最常用的通訊方式就是RS485通訊方式,通訊距離在1200米之內。
(3)遠距離通訊類:與近距離通訊類采樣器相比,該類采樣器主要采用遠距離無線通訊方式進行數據傳輸。目前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利用移動通訊公司提供的數據傳輸業務,如短消息、GPRS、CDMA或3G通訊技術實現數據的遠距離傳輸。由于采用了移動通訊公司的通訊網絡,傳輸距離基本不受限制,在全國范圍內均可實現傳輸。唯一的缺點就是采樣器所在的位置必須是在通訊信號覆蓋范圍內。
(4)多功能型:這類采樣器基本上在(3)類基礎上,可以采集更多的降水信息,如實現分段定時采樣,實現PH值、電導率等的在線監測,實現了更高級別的智能化。這種類型的降水自動采樣器正是今后的發展方向。
二、需求分析
2.1 功能要求
目前該類系統都是單機版的簡單的管理軟件,基本具備以下幾個功能:
通訊功能:與降水采樣器實現通訊,將收集到的數據顯示出來;
設置功能:可以設置相關的通訊參數,以及降水采樣器的工作方式等,可以對采樣器進行參數的設置。
數據管理功能:簡單的軟件不具備此項功能。該功能實現了數據庫的管理功能,將采集到的信息寫入數據庫,允許對數據庫內的信息進行簡單的查詢等操作。
報表功能:對數據庫內的降雨記錄以列表的形式打印出來。
降水判斷:檢測到降雨傳感器的信號,實現開蓋/關蓋。
降水量的統計:能正確累計降水量,通過標準雨量計進行累計。
Ph值、電導率及溫度的實時檢測。
基于短消息的遠程無線通訊方式。
圖1 系統架構
2.2 性能要求
目前這些單機類的信息管理系統存在如下缺點:
信息共享困難:信息保存在單機上,軟件也需要安裝在該計算機上。想利用其它計算機來訪問這些數據比較困難。
數據難以實現集中管理:當多個環境監測站都安裝了降水采樣器后,如何將這些采樣器的信息集中起來,進行對比分析等操作就成了難題。
不具備分析功能:由于單機版軟件的數據較少,基本上沒有實現數據的對比分析、曲線顯示、靈活統計等功能。
軟件維護困難:單機版軟件容易受病毒破壞。需要用戶或廠家進行重新安裝,給系統維護帶來額外的費用。
因此,經過分析發現,目前還沒有針對降水采樣器的網絡版信息管理系統。該系統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應該盡快設計。
所以,預想系統應達到一下性能:
信息共享
數據集中管理
分析功能
方便的軟件維護功能
三、方案設計
3.1 系統功能實現原理
系統硬件結構框圖
主控模塊兒及周邊
3.2 硬件平臺選用及資源配置
EVK1100開發板
Usb轉串口線
串口線
PH值檢測傳感器
GSM模塊(sim300cz)
降水采樣器
3.3系統軟件架構
3.4 系統軟件流程
程序運行流程圖
3.4 系統預計實現結果
本系統主要達到下述目標:
1、系統應能滿足現代降水采樣信息管理的要求,能容納多種信息,主要包括降水信息(降水開始/結束時間)、每N分鐘采集到的降雨量、降水成分的分析信息(Ph值、電導率)。能對這些信息實現采集、處理、存儲、傳輸,按不同時段進行統計,計算,存檔功能。
2、實現降水量、Ph值、電導率的的統計、分析、以及圖形化顯示。
3、系統應有良好的開放性,具有與多種降水采樣器進行通信的能力。系統建成后,不同廠家、不同類型的采樣器,可以很方便地接入系統。主站系統硬件不依賴任何廠家,可以方便地在市場上采購得到,以利系統的維護和擴充。
4、系統應滿足高可靠性的要求。系統重要設備都應能夠按冗余要求配置,包括主服務器、前置通訊設備、通訊通道等,或在將來很容易地實現冗余配置。
5、系統應滿足對數據完整性和保密性的要求。
6、系統應滿足對靈活性和可擴充性的要求。在采樣器增加,或數據存儲間隔時間縮短的情況下,系統能夠很方便地適應擴充的要求。
7、可實現故障顯示、查詢,異常分析等功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