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飛”是壓垮無人機行業的最后一根稻草?
或許,大疆真的要放棄國內市場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705/359529.htm5月中旬,在北京召開的一場有關無人機行業管理的座談會上,大疆創新副總裁邵建伙強硬地表示,如果黑飛導致的監管對大疆的發展造成超乎預期的影響,大疆將棄守中國市場,將公司搬往國外,將整個業務轉移至海外。
言畢,在座無人機大佬們愣了。
這場會議,據無人機資深從業者羅浩向尺度新媒體透露,大疆、疆域智能、零度、極飛等無人機企業,以及AOPA、ASFC等無人機培訓機構齊齊到場。對于頻發的“黑飛”事件,以及將自6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實名制登記管理規定》,各公司參會代表無不為行業前景憂心忡忡。
然而,該來的還是來了。
5月16日,中國民航局航空器適航審定司發布《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實名制登記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明確無人機須在8月31日之前在指定網站完成實名登記。據民航局日前通報,已初步完成民用無人機登記注冊系統的開發,于5月18日上線運行,6月1日起,最大起飛重量為250克(含250克)的民用無人機須實名登記注冊。
大疆利潤連年下跌,80%業務轉至海外
面對頻發的“黑飛”事件,作為無人機行業領頭羊,大疆放言放棄中國市場,并非逞一時口快,其業務已經陸續轉到海外。
去年12月,大疆創新副總裁徐華濱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透露,總部位于深圳的大疆,在美國有5個辦公室,歐洲有3個,日本和韓國各1個。大疆80%的銷量來自于海外,包括Apple Store蘋果零售店在內的一些大型零售商都在銷售大疆無人機。
即便沒有頻發的“黑飛”事件,無人機中國市場的殘酷競爭,也令大疆利潤率連年下滑,據上述無人機資深從業者羅浩向尺度新媒體透露,他從權威渠道拿到大疆的銷售數據,其2016年純利潤2.6億,利潤率不足3%,2015年純利潤更低0.4億,利潤率不足1%,處于虧損的邊緣。而在2012、2013年,大疆利潤率均是50%。
而如此慘淡的結局其實與大疆“殺敵一萬自損十萬”的打壓式競爭手段有直接的關聯。以大疆利潤率最低的2015年為例,為了保證能夠獨霸市場,大疆通過壓價產品來阻止競爭對手的跟進。在2015年,大疆將其最有優勢精靈系列產品突然降價,價格幾乎腰斬至2999,這個價格是任何一家無人機公司都沒有辦法做到的成本,導致億航、零度等一批和大疆類似產品的公司的銷售遭遇雪崩式下滑。
無人機企業欠薪裁員,零售賣場門可羅雀
公開報道顯示,近年不少無人機企業欠薪裁員消息不斷,當初志滿躊躇的企業均遭遇經營壓力,無人機行業走向了極度深寒。
2016年12月,北京零度智控裁員134人,達到了員工總數的26%左右,并且持續,遭遇供應商追款。
2016年年底,廣州億航裁員超過70人,達到了員工總數的35%左右,基本只是銷售庫存,不再更新無人機,轉向有人機184。
2017年12月,西安斯凱智能宣布遣散,其公司員工向媒體報料稱,公司從2016年9月開始拖欠員工長達3個月的薪資,目前被拖欠薪資的員工有30多人,涉及金額200多萬元。
2017年3月18日,雷柏科技公開宣布,由于市場環境已與公司前期制定發行方案時發生較大變化,綜合考慮目前國內資本市場變化情況、融資環境、公司實際情況等多重因素,決定終止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事項,并將終止無人機相關項目建設的定增計劃。
2017年3月,無人機制造商昊翔國際(Yuneec)證實,其將對美洲部門進行裁員,具體數量則并未透露。
最直接的證明就是市場的極度蕭條與冷清了。5月17日,央視對國內的無人機市場進行了調查報道。央視記者走訪了深圳多家無人機賣場,現場客戶寥寥無幾,有的直接關門歇業了。某無人機體驗店的負責人甚至直接跟記者坦言,他們每個月賣出去的無人機最多只有寥寥幾臺而已。

期間,央視記者也從一位商家口中了解到,消費者現在購買一個100元玩具無人機都會問,我需要考證嗎?我到哪里能飛?我要去派出所登記嗎?沒有一個消費者知道怎樣做合法,沒有清晰的指引,但是卻很明白自己購買無人機所帶來的麻煩,這樣一來,自然買的人越來越少。
同時,央視記者專程走訪了一家無人機制造企業,偌大的廠房如今已經人去樓空,只象征性的擺了一架無人機,經過記者電話訪問,企業負責人表示雖然并非直接停產,但是事實上也沒有訂單去生產了。
資本催熟無人機行業,缺乏核心技術多是虛火
無人機并不是一個新鮮的概念,其實在20年前美國電影中出現的四軸造型的航模,就是四軸無人機的前身,只是那時它還不叫無人機。當時這類航模主要由愛好者DIY,大眾幾乎很少關注。從本質上來說,無人機就是是航模龐大類別中的一個分支,就是航模的2.0。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