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手機主導市場方向 國產手機破局之路在哪?
近日,一則蘋果、三星豪吞70%的OLED屏幕產能,讓華為未來高端屏幕吃緊的新聞,再度將人們的眼光引向手機產業背后最大的商戰鏈條中。手機產業鏈一個難以琢磨方向的地方,有時候你以為你猜對的了,卻掉入了一個被遺棄的美麗陷阱。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703/345713.htm比如曾經輝煌的諾基亞鍵盤供應商蘇州閎暉科技,最輝煌時員工多達上萬人,卻因諾基亞手機業務被賣,于2014年11月陷入停產。從歷史車輪印記來看,幾乎只有鳳毛麟角的企業能在這善變的產業中,把握住每一次未來方向去做大做強。但這仍然阻擋不了,越來越多的企業進入難以看清未來之路的手機供應鏈。
產能和資金背書下的豪賭
對于全球手機供應鏈企業來說,蘋果、三星這樣財大氣粗,旗下智能手機銷量又當之無愧占據市場半壁江山的企業,絕對是它們最大的“金主”。它們只要抱緊大腿、背靠大樹,就能獲得一飛沖天的機會。面對蘋果、三星等揮舞的“金元指揮棒”,每一家手機供應鏈企業都不可能按捺得住。但與高額利潤、蘋果品牌光環背書等相伴的,也有將自己“綁架”在戰車上的產能、資金風險。
此前,蘋果iPhone手機觸控面板代工廠萬士達代工廠巔峰期有近2萬的工人,曾是蘋果iPhone 4時期的觸控面板主要代工廠。但隨著蘋果新款iPhone5、 iPhone6因技術升級更換觸控面板供應商,從而導致代工廠迅速陷入運營虧損。
此外,蘋果藍寶石合作伙伴美國GT公司此前也宣布公司破產。主要原因就在于蘋果原先計劃推動GT公司為其生產藍寶石屏幕,但最后卻沒有在iPhone 6上使用藍寶石屏幕,造成GT公司新建的代工廠被迫關閉。最終,以蘋果為唯一大客戶的GT公司最后不得不申請破產保護。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有太多手機供應鏈企業因蘋果等手機企業賺得盤滿缽滿,卻在被榨干價值之后,一腳踢開。手機供應鏈企業當時為了應付海量訂單而投入巨資興建的生產線及研發投入等,都因太過依賴單一手機企業,無法針對市場變化及時作出針對性改變而化為烏有。作為全球手機行業的引領者,蘋果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帶來一次技術上的大升級,就意味著供應鏈就面臨著一場動蕩大變革。既有順勢上位者,也有黯然離場者。這是一場豪賭,讓入局者既愛且恨。
手機市場中只剩高端玩家可以把控市場
隨著智能手機銷量觸碰至天花板,市場已經從“增量”向“存量”改變。如何充分深入發掘現有市場環境下的手機消費趨勢,驅動消費者換機需求,顯得至關重要。在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下,千元機不再當道、旗艦機不再觸手難及,讓手機強化在創新硬件、前沿技術、人性化功能等層面強橫的綜合競爭實力,并走向高端化,是當下手機企業的必然之舉。
在這場全新變化的競爭中,蘋果等“高端玩家”依靠燒錢戰術和強大的供應鏈整合能力,可謂占盡了先機。以此次OLED屏幕的爭奪為例,今年iPhone 8將換裝OLED屏幕,三星將給蘋果準備7500萬塊OLED屏幕。DigiTimes數據顯示,2017、2018兩年全世界生產的OLED屏幕70%都集中在蘋果和三星身上。而國產手機企業的代表華為,今年只有8%的智能終端設備能用上OLED屏幕。這意味著,華為在高端產品市場上的競爭力將受到巨大沖擊。
順帶一提的是,眼看著蘋果對OLED屏幕青睞有加,供應鏈企業又把持不住賭上了自己的未來。LG明年就將出貨自家的OLED屏幕,京東方OLED屏幕也將在2020年正式上市,而被富士康收購的夏普后也正在加大OLED屏幕的研發力度。只是不知道在OLED屏幕熱潮過后,有哪家企業能扛得住蘋果折騰后留下的一地爛攤子。
無論如何,手機市場只有“高端玩家”才能把控一切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就像是游戲中的“人民幣”戰士永遠站在殺傷力排行榜、裝備排行榜頂尖位置一樣,花不起錢的手機廠商只能是在中低端市場繼續折騰,眼瞅著手機行業絕大部分利潤被蘋果等掘走。
一場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暗流,決定著手機未來
不可否認的是,如今手機市場暗流涌動,將是智能手機自iPhone推出十年以來,又一關鍵時間節點,決定著眾多手機企業的走向,也決定著手機供應鏈的全面嬗變。一場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暗流,也將就此展開。
在這場變革中,作為占據產業鏈上游的供應鏈企業,將迅速找準自己的位置,依附于不同的手機企業。但同時要注意不能盲目擴大產能,免得日后生產線和技術被淘汰時毫無辦法。要盡可能利用手機企業提供的資金等,注意市場變幻風向未雨綢繆,留下足夠的后手。
而作為產業鏈中下游,卻又有決定性力量的手機企業,都有著自己的“小算盤”。看似近來總是微創新卻依然是領軍者,有著強大號召力的蘋果;經歷Note 7爆炸等一系列事件,試圖找回場子,但前途未卜的三星;專利無數,強化高端市場布局的華為;營銷無處不在,銷量節節走高的OPPO、VIVO;試圖在千元機市場繼續以性價比稱霸,但又對高端市場磨刀霍霍的小米、魅族……它們都在制定著不同的策略,試圖根據自身實力的不同,引領一定范圍的手機市場走向。
手機市場未來誰住沉浮,還尚未有定數。不過,最起碼國產手機企業不會被動挨打,已經占據了一定優勢。希望接下來能夠一鼓作氣,能夠真正抱團挑戰蘋果等的霸主位置吧——不是銷量上,而是利潤及在市場中的話語權、主動權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