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看GE、飛利浦與西門子醫療2016業績報表(附數據)
每到年初,各大跨國企業陸續公布上一年的經營業績,為管理與投資界人士帶來可供細品的大餐。西門子的財年從2015年10月1日至2016年的9月30日,早在2016年11月就公布了他們的2016年報;GE于2017年1月底公布了2016年業績,飛利浦也于2017年2月公布了其2016年業績。那么,作為醫療界最有影響力的三巨頭GPS,他們的業績到底怎么樣?業績和業務的變化,對行業將產生怎樣的影響?請聽筆者細細道來。如有錯漏之處,歡迎拍磚,謝謝!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703/345474.htm收入及利潤情況
從下表可以看出,相較于2015年的低迷,三家公司2016年的業績表現都很不錯,都實現了銷售收入和凈利潤的雙重增長。飛利浦的整體增長以2.7%稍遜一籌,但如果刨除即將賣掉的照明業務,則其增長率也有5%左右。
在集團總營業收入方面,GE第一,西門子第二,飛利浦最小;在醫療領域,他們的體量相當,飛利浦則最大,GE第二,西門子最小。
從醫療業務板塊來看,飛利浦隨著100%聚焦醫療業務的長期戰略,該板塊的占比越來越高;而西門子和GE的占比相對比較低,在15-17%之間。

表一:GPS收入及利潤對比(GE的單位是百萬美金;另外兩家是百萬歐元)
分區域的表現
從區域的角度來看,隨著美國和歐洲整體經濟的緩慢復蘇,三巨頭在這些區域市場都取得了業績的增長。而發展中國家市場增速不錯,是三巨頭增長的動力源泉。
而在中國的表現,GE則完全恢復了快速增長的勢頭,去年Q4達到破紀錄的19%,全年平均增長也達到11%的雙位數增長。飛利浦在中國的表現中規中矩,主要是照明業務在下滑,而醫療業務增長還不錯。西門子在中國總體表現不佳,只有能源和醫療獲得雙位數增長。

表二:GPS區域表現對比(GE的單位是百萬美金;另外兩家是百萬歐元)
醫療單元業務情況
1、GE醫療
醫療收入增長4%,利潤額增長高達10%。GE醫療2016年醫療業務板塊表現搶眼,在美國芝加哥舉辦的北美放射年會,一口氣上市了25款全新的產品,比2015年增長了50%!還宣布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及波士頓兒童醫院合作共建放射應用研究中心。在快速發展的經濟體土耳其,更是和其衛生部簽訂了1.28億美金的大單,合同期長達25年。
2、飛利浦醫療
截止到2016年,飛利浦在22個國家擁有82個生產基地,業務遍及100多個國家,雇員超過105223人。早在2014年9月,飛利浦就宣稱希望把照明業務獨立出來,在2016年2月真正獨立。同年的5月份,照明業務單獨上市,彼時飛利浦擁有照明業務71.225%權益。到了2017年的2月,飛利浦減持股份至55.18%。在這年里,飛利浦醫療繼續聚焦在醫療業務的戰略上越走越遠:
1、在個人健康護理業務,睡眠和呼吸業務占到21%,達15億歐元;這塊業務超過62%是在發達國家市場,而發展中國家占比只有38%左右。
2、在診斷和治療領域,Rob Cascella先生于2015年4月從Hologic CEO的位置轉而擔任新的掌門人,給這個業務帶來了很大的變化和調整。這塊業務在2016年的收入為67億歐元,實現4%的增長。其中放射影像是大頭,占50%,銷售額為33.5億歐元;超聲占21%,銷售額為14億歐元。

3、在急診護理和醫療信息領域,總體銷售收入為31.6億歐元,其中病人監護業務占了76%,銷售額達24億歐元。在這個領域,飛利浦醫療的優勢區域在西歐、北美等發達國家市場,占比超過85%,原因是來自日本韓國和中國廠家的競爭異常激烈,在發展中國家市場的激烈廝殺中實在難守陣地,比如說中國市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