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牛人業話 > 用Proteus學習51單片機之鍵盤

用Proteus學習51單片機之鍵盤

作者: 時間:2017-01-18 來源:網絡 收藏

  與單片機交互,鍵盤可能是最直接的工具了。所以我對于鍵盤檢測也是十分期待的。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701/343042.htm

  鍵盤說開了,其實就是很多的按鈕。如果鍵盤數比較小的話,直接使用IO口連接按鈕就可以了,比如我要實現一個功能,按鍵使數字加1或減1,這樣的話,只需要兩個按鍵就可以了。單個鍵盤的檢測并不困難,先把IO口電平置為高電平,然后直接IO連按鈕,再把按鈕接地,當按下按鈕時,檢測到IO口電平為低即表示按下了按鈕。當然這是理論情況下,實際的情況是,按下按鈕后,電平還會上下的跳變幾次,所以如果只是單純的檢測電平的變化,是不準確的。所以比較簡單的方法是,檢測到電平變化后,延時一段時間(比如10ms),再去檢測電平,如果電平和先前檢測到的一致,說明確實是按下去了。

  下面是單獨按鈕的實驗,簡單起見,直接用LED燈來顯示當前值的二進制(不考慮溢出等情況)

    

 

  ------------------------------------------------------------------

  當需要的的按鍵比較少的時候,可以直接把IO口和按鈕直接相連,不過當需要的按鈕很多的時候,則不能這樣連接了。像一般的電腦鍵盤100多個按鍵,難道直接和系統IO相連?這顯然是不現實的。矩陣鍵盤就是一種能夠以較少的IO口,檢測較多按鍵的鍵盤。矩陣鍵盤的原理就不寫了,網上很容易就找到,簡單而言,就是檢測按下的按鍵,是第幾行,第幾列。具體檢測的方法也很簡單,首先給相連的所有IO口加高電平,然后把某一行的線置低電平,如果有按鍵按下的話,則對應的列連接的IO口也會變成低電平,這樣,行和列就都知道了。原理圖如下,按下1-9時在數碼管上顯示數字,其他按鍵直接顯示“-”號。

    

 

  檢測代碼如下:

  char check()

  {

  uchar row=0,col=0;//定義行和列

  uchar tmp = 0,tmp2 = 0;

  for(row=0;row<4;row++)

  {

  //P2.0到P2.3表示是第幾行,依次置低電位

  tmp = (0xFF & (~(1<

  P2 = tmp;

  tmp2 = tmp;//因為要逐個的檢測列,tmp的值會改變,所以加了一個tmp2來記錄行的值

  //P2.4到P2.7表示是第幾列,依次檢測是否低電平

  for(col=0;col<4;col++)

  {

  tmp = tmp2 & (~(1<<(col+4))); //表示對應的行和列,表示到P2時,應該顯示的值

  if(P2 == tmp)

  {

  delay(); //去抖動

  if(P2 == tmp) //確認是第幾行,第幾列了,則返回對應的值

  {

  if(row==3 && col==1) //0在第四行,第二列

  return 0;

  if(row<3 && col<3)//表示1到9

  return (2-row)*3 + col + 1;

  return 10;//表示按的鍵不在0到9之間

  }

  }

  }

  }

  return -1;//表示沒有按鍵

  }



關鍵詞: Proteus 51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