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立信:領航5G與物聯網 加快行業數字化變革
根據愛立信的預測,2020年全球互聯設備規模將達280億,其中包括160億物聯網(IoT)設備以及15億通過蜂窩網連接的IoT設備。至于5G,愛立信認為到2022年全球5G用戶規模將達到5.5億。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612/341963.htm隨著連接和數據量急劇增長,移動通信將無處不在,各行各業也都將通過數字化來實現業務轉型,充分利用5G和物聯網為工業制造、交通等領域帶來的全新的可能性。愛立信正在不斷創新,將行業領先的技術成果不斷應用到5G和物聯網中。

5G統一標準的推動者
2016年,5G技術研發和標準制定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全球已經達成共識,5G標準將在3GPP的框架下來進行定義。2016年4月,3GPP召開了5G標準化首次正式大會,這意味著5G標準化工作已經啟動。
“從時間表來看,2018年5G標準將初步出爐,2019年年底會完成第二階段相對完整的5G技術規范和標準稿,2020年就可以進入商用部署階段。”愛立信中國CMO常剛在接受飛象網記者采訪時表示。
愛立信一直活躍在5G統一標準的制定領域,從5G標準研發到5G標準的目標規劃,以及正在進行的技術標準討論,愛立信都在積極推動、影響和全面協調整個5G標準全球統一的步伐,引領新一代移動通信系統的演進和發展。“愛立信是提交文稿數量最多的公司之一,我們的5G研究工作與3GPP時間表保持同步。”常剛表示。
目前全球已經達成共識,只有統一的5G技術標準才符合全世界共同利益。標準的統一,意味著5G產業鏈可以在全球范圍內迅速發展和成熟起來,快速降低產業成本,實現全球化的規模經濟效益。
常剛告訴記者,愛立信正在與標準制定組織、5G研究組織、運營商以及合作伙伴合作,推動全球統一的5G標準的形成。鑒于5G還需要滿足各行各業的需求,愛立信還在積極與更多行業進行合作,了解各個行業對5G的需求,最終形成一個符合各方以及更多行業需求的統一標準。
針對部分國家和地區在5G技術試驗中采用了不同頻段的問題,常剛表示,不同頻段確實各有優勢,愛立信對此持開放態度。比如低頻段具有很好的覆蓋優勢,適合低功耗大規模部署場景,如海量的機器連接;高頻段能夠提供大帶寬,實現更高的傳輸速率,適合滿足熱點地區的高容量需求,但是覆蓋能力較差,需要更密集的網絡部署。“無論高頻還是低頻,愛立信都在推動相關的研究和測試工作。”常剛說。
5G踐行的領航者
作為全球ICT行業的領導者,愛立信憑借全球視野、領先的技術與產品、專業的服務和強勁的研發能力,正在引領5G技術的持續發展。從推出全球首個5G測試床,實現峰值速率25Gbps,到推出業界首個完整的5G接入網解決方案,愛立信都已走在前列。
2016年,愛立信在5G方面繼續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今年2月,愛立信5G無線原型在外場測試中下行峰值速度達到了25Gbps;6月,愛立信推出了軟件驅動的創新5G插件,為現有的蜂窩網帶來了重要的5G技術理念。同樣在6月,愛立信5G原型在行進車輛上實現了7Gbps以上速率的連接。8月,愛立信又率先交付了5G NR無線系統。至此,愛立信成為了全球首個具有5G接入網所有組件提供能力的廠商。
不僅如此,為了推動5G的商用落地,愛立信還積極與全球領先運營商以及戰略伙伴合作,共同推進5G步伐。概念驗證、外場測試、結盟、戰略合作,成為愛立信在2016年5G前進道路上的關鍵詞。
2016以來,愛立信先后與Verizon、T-Mobile、DOCOMO、韓國SK電訊、德國電信、沃達豐、Orange、SmarTone、Telia進行了相關5G試驗以及概念驗證等,均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愛立信深知,5G時代是共贏的時代,與同行者的精誠合作尤為重要。今年2月,愛立信宣布與思科和英特爾合作,為商業與民用住宅開發下一代5G路由器。9月,愛立信、奧迪公司、寶馬集團、戴姆勒公司、華為、英特爾、諾基亞和Qualcomm共同宣布成立“5G汽車聯盟”,合眾之力,為5G的商業化成功探索前進道路。
在中國,愛立信積極參與了中國5G的發展,與運營商客戶簽署了5G相關合作協議,與學術研究機構等合作探討5G技術的發展方向。在早些時候,愛立信完成了IMT-2020 (5G) 推進組的中國5G技術研發試驗第一階段無線高頻和網絡切片關鍵技術測試,測試達到預期結果,并獲得了表彰證書。
據常剛介紹,2016年初愛立信正式加入了中國移動5G聯合創新中心,并在8月與中國移動完成了全球首個運營商網絡控制的5G原型系統無人機外場測試。愛立信在今年5月還與與中國聯通簽署了下一代網絡演進合作諒解備忘錄,在隨后的6月雙方與高通聯合完成了國內首個LTE三載波聚合大規模部署測試。
在備受關注的5G實際場景應用中,愛立信在5G智能駕駛、5G無人機、5G云機器人和5G人機互動手臂等方面均有斬獲。
精耕細作物聯網
在發力5G的同時,愛立信也在物聯網領域精耕細作,引領技術發展,推動全球統一標準制定,并完成了許多實際應用案例。
“愛立信一直在推動物聯網的發展,著力在標準、網絡、終端、應用以及生態系統協同的多個關鍵環節,推動物聯網的規模應用。”常剛說。
在物聯網領域,愛立信率先推出了眾多成熟的解決方案,包括低功率廣域蜂窩解決方案、智能計量即服務、物聯網加速器、物聯網數據分析等。同時,愛立信還與眾多運營商客戶,以及英特爾、浪潮、高通等全球合作伙伴,在物聯網領域展開了一系列合作。僅2016年,愛立信就先后與AT&T、中國移動等領先運營商、芯片或模塊廠商一起進行了NB-IoT和LTE-M (Cat-M)的概念驗證演示和實地測試。
基于NB-IoT技術,愛立信開發出了智能停車、水聯網、業務使能平臺及車隊管理應用、智能樓宇、端到端NB-IoT環境監測應用等多個物聯網應用。此外,愛立信近期還完成CAT-M1數據通信的網絡和終端測試。
“NB-IoT作為全新的物聯網接入技術,有著高覆蓋、低功耗、大容量的獨特優勢,這使得以往很多不可能的應用變成可能,也讓許多已有應用的部署和使用變得更加靈活方便。”常剛告訴記者。
ICT行業的面貌日新月異,愛立信在這一領域的地位卻始終穩如磐石。目前全球超過40%的移動流量是由愛立信網絡來支撐的,愛立信在ICT領域擁有超過39000項技術專利,創新能力和底蘊十分深厚。多年來,愛立信一直在努力降低企業采用現代通信技術創建新型解決方案的門檻,打破行業間的壁壘,實現個人、商業和社會的聯通。“創新是愛立信的基因,我們將在5G與物聯網領域持續引領技術發展和創新,加速各行業的數字化變革。”常剛表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