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拐點已至 國內企業啟動了聯盟早班車
“2016年將會是OLED推廣元年”。臨近年末,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彭健鋒在今年初的發言,藉由各類廠商在OLED領域的頻頻動作,再次回響在大眾耳邊。然而與年初不同的是,僅過去數月,語句中的用詞便需進行大程度變更,從前被認定為將來時的OLED,現已轉變為現在進行時。業內人士表示,2016年確定是OLED的推廣元年。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612/341714.htm種種跡象都表明此番言論并非空穴來風。12月14日,在杭州舉辦的2016中國OLED顯示產業峰會上,創維、深康佳、四川長虹、京東方、TCL旗下華星光電等產業鏈上下游產商均有參會,以自身行動支持OLED產業聯盟的發展。
搶在會議進程時已頻頻有OLED利好消息被各路媒體揭露:先有創維集團副總裁劉棠枝表明在未來將進一步豐富創維OLED產品線,面向未來的“墻紙電視”也有望推出;后有OLED協會總裁Barry Young確認索尼將在2017年的CES展上推出兩款OLED電視、LG Display社長呂相德強調,2017年將是全球OLED市場大幅增長的拐點。OLED將引發電視顯示技術行業更新換代的也捏預計,似乎已成肉眼可見的既定事實。
據華爾街時報分析師稱,業內已就蘋果手機未來使用OLED屏幕給出一致且肯定的結論,并認為,考慮到當下蘋果手機產品創新乏力,OLED屏幕的運用或許能再次點燃其席卷智能手機市場的狂潮。而國內手機制造廠商華為、OPPO及vivo也同樣認可OLED屏幕運用在智能手機上的價值,在當下僅有三星一家供應商可提供手機屏幕導致產業鏈上游緊缺的不利條件下,仍積極組成產業聯盟,以求通過集團的力量推動國內其余供應商進一步提升OLED屏幕的產能。
上個月,韓國首次研發出可穿戴型OLED屏幕,此項研究成果除了是對OLED在柔性及可穿戴型領域的又一突破之外,也暗示著在柔性層面的運用方為OLED技術在未來的發展趨勢。
即使被業內人士普遍看好,但是更多的大眾了解到的卻是OLED屏幕在壽命、良品率及殘留影像(燒屏)上的限制。在今年10月的舉行的OLED媒體發布會上,LGD呂相德一一就三項OLED在發展初期遭遇的技術限制做出了回應。實際上,此類問題早已不能成為對OLED繼續打擊的理由。
據家電網了解,LG Display發言人在本月初已對OLED最新良品率情況做出說明,該消息稱,目前55寸的全高清OLED電視面板的良品率已經突破80%,而4K超高清OLED面板也良品率也已經達到80%。該數據也暗示著OLED面板的良品率已經與液晶面板相差無幾,但是在完成良品率的速度上,OLED面板大幅領先。
由于種種因素,國內企業在面對一項新興技術時只能跟著海外企業發展的腳步已經成為常態,然而此類定律卻在OLED領域被打破。
國內OLED的科研水平已然能夠與海外比肩,這同樣也是令OLED產業鏈能夠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的又一重要原因。11月16日,創維聯合京東方、海思推出的首臺由中國自主研發OLED電視一經問世,便引發熱議。業內人士認為,這標志著中國電視行業徹底告別了“缺芯少屏”的時代,在LGD一枝獨秀的大屏舞臺上成為了另一道可增光添彩的風景線。
伴隨著發展初期制約因素紛紛解決,加上海內外產業鏈愈發完整,顯示行業的大航海時代,正要由OLED拉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