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業界動態 > 云計算:谷歌怎樣挑戰亞馬遜?

云計算:谷歌怎樣挑戰亞馬遜?

作者: 時間:2016-12-10 來源:虎嗅網 收藏

  數日前,亞馬遜的 AWS re:Invent 2016 大會剛剛落下帷幕。在這場持續了 5 天的大會上,一大波新產品紛紛亮相,預示著 AWS 的功能已經上升到了一個新高度。從目前來看,AWS 占據著公有云市場的一半份額以上,并且其收入非常喜人——今年第三季度,AWS 的收入高達 32 億美元,預計全年收入將達 100 億美元。對此,AWS 的 CEO Andy Jassy 表示,AWS 將繼續擔當領域那個“重要而強大的領導者”。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612/341403.htm

  不過這條路亞馬遜絕不會走得一帆風順,因為曾經被它甩在身后的已經在奮起直追了。近日,著名科技博主Ben Thompson 專門撰文,對能否在領域戰勝亞馬遜進行了分析。

  以下內容來自 Stratechery,原標題為《How Google Is Challenging AWS》,作者 Ben Thompson,虎嗅編譯。

  大公司總免不了因“錯過未來”而飽受詬病——有的,是因自滿于現狀而坐失良機(這本就該痛批);有的,雖也看到了突破現狀的必要性,但卻像始終裹了腳一般,只是圍著現有產品小打小鬧,到頭來終究沒有推倒自己堆砌的圍墻,最后只能隔著墻,眼看著一個時代呼嘯而過。在這方面,微軟給我們提供了絕佳的反面教材。早在 2000 年,微軟就推出了 Windows Mobile,從這個角度講,微軟也曾跟移動時代有過一面之緣。但最后,它到底只是在入口處賺得了幾聲吆喝,便眼看著這扇大門關上了。

  微軟之所以錯失移動時代,歸根結底是因為:一、它兩手抓得太滿而不甘于放棄(譬如死抱著靠許可證盈利的模式不放);二、它沒有看到在十年后的未來,包括智能手機在內的移動產品才是“太陽”,而自己的核心產品 Windows 不過是圍著這顆“太陽”旋轉的諸多“行星”之一罷了。

  此外,曾有過類似的敗筆。十年前,該企業就以同輩所不及的眼光,推出了 Google Apps for Your Domain(現已進化成 G Suite)。應該說谷歌當時是早人一步看到了辦公套件的未來。但發行那么多年來,G Suite 幾乎少有改進,只一味地堅持著自己的“低價格+低可配置性”,結果一直不溫不火,只能在小企業主之間和教育界小打小鬧,而一直很難黏住大企業。到了 2011 年,微軟的 Office 365 橫空出世。憑借幾乎不間斷的推陳出新,沒幾年這位新秀就大比分超過了 G Suite,成為諸多企業首選的辦公工具包。雖然 G Suite 近來奮起直追,相繼推出了機器學習等功能,但在年輕氣盛的 Office 365 面前,到底還是有些力不從心。

  現在想來,2011 年應該是值得紀念的一年。那一年,基于云平臺的 Office 365 誕生,谷歌和微軟不但在智能辦公領域正式結仇,而且也開始了對云端這塊處女地的劫掠。悲催的是,暗戰正酣之際,兩者誰都沒注意到,在他們之外,一家跟 Cloud 八竿子打不著的企業早就厲兵秣馬已畢,預備著要成為真正的巨頭了。

  這家企業就是亞馬遜。

  同樣是在2011 年,亞馬遜推出了AWS。先是亞馬遜自己帶頭使用,接著,全球各地的企業級客戶也蜂擁而至。那么,AWS 的魅力到底何在?第一,AWS 本身是一套可持續演進的系統。它能夠在不停機、不癱瘓的情況下就完成大幅度升級和大規模客戶轉移等任務,讓企業級客戶安享 7x24 小時不間斷的服務,無需擔心自己會受到影響。第二(也是最重要的),AWS 提供給用戶的,不是框架(frameworks)而是“基元”(primitives)。利用這些“基元”,客戶自己也可按照具體需要,構建出種種可持續演進、可持續擴展的(scalable)后端系統。



關鍵詞: 谷歌 云計算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