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bus通信協議在分布式控制系統中的應用
一、引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612/332318.htm現代工業的迅速發展,不斷促進著自控技術及設備創新的日新月異。當前,DCS、IPC、PLC及智能儀表已廣泛應用到工廠現場生產控制系統當中,并發展到由上述設備相互協同、共同面向整個生產過程的分布式工業自動控制系統。在此系統中,現場通信技術堪稱關鍵。但由于開始沒有統一的通信協議標準,各廠商自控產品通信協議各自為政,通信網絡各成體系,造成不同廠家的自控設備網絡連接困難甚至不能連接,給分布式控制系統的靈活應用造成了不便。一些公司為適應市場,紛紛將各自的協議標準公開化,可無償使用。經過多年發展,一些通信協議如Modicon公司的Modbus通信協議因其兼容性、易用性的優勢,在工業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已成為一種通用的工業通信標準。本文就某化纖項目分布式控制系統的設計,介紹基于Modbus協議的通信網絡在其中的應用。
二、系統組成
1、系統結構
本系統構成如圖1,其中略去了現場儀表信號的采集、控制部分。系統上位機采用橫河CS3000型DCS集散控制系統,對整個生產過程進行集中監控;下位機采用Omron的CS1H系列PLC,分布在3個電氣控制室,負責現場電機、OCV閥、流量開關、變頻器等執行、檢測機構的啟??刂?、反饋信號采集、故障判斷等操作。
基于通信實時性的考慮,將DCS與3個PLC控制站分為兩個相對獨立的通信網絡:PLC1和PLC2與DCS一端口組成網絡一,PLC3與DCS二端口組成網絡二。由于上下位機均無面向同一協議的通信設備,給設計造成了困難。經考慮,決定采用Modbus通信協議,由其構成本分布式控制系統的通信網絡。
2、通信網絡組成
2.1通信協議
Modbus協議是一種適用于工業控制領域的主從式串口通訊協議,它采用查詢通訊方式進行主從設備的信息傳輸,可尋址1-247個設備地址范圍。協議包括廣播查詢和單獨設備查詢兩種方式,二者區別就是廣播查詢不需要從設備回應信息,主從設備查詢通訊過程見圖二。
Modbus協議有兩種傳輸模式:ASCII模式和RTU模式。同波特率下,RTU模式較ASCII模式能傳輸更多的數據,所以工業網絡大都采用RTU模式。RTU模式下的信息傳輸報文格式如圖三
它沒有起始位和停止位,而是由至少3.5個字符間隔時間作為信息的起始、結束標志。信息幀所有字符位由16進制字符0-9、A-F組成。本設計采用單獨設備查詢的RTU模式通信方式,根據系統構成,將DCS一端口設01H、02H兩個PLC從站地址,二端口設01H一個PLC從站地址,并使用Modbus協議中的讀字存儲區03H和寫字存儲區06H兩個功能碼。
2.2 網絡構成及硬件介紹
網絡采用RS485串行接口,通信媒體由4芯屏蔽電纜連接主從設備,傳輸距離最大達1.5Km,全雙工,串口設定波特率19200,8位數據位、偶校驗、1位停止位。DCS通信部分采用橫河型號為ALR121的通信模塊,并配套橫河提供的Modbus通信軟件包,該通信模塊最大通信數據容量4000字。PLC通信部分則采用Omron的C200H-ASCII 21可編程特殊單元模塊(以下簡稱ASCII模塊),該模塊支持BASIC語言編程,內有200K字節的程序存儲區,配備RS232、RS485通信串口各一個。通過對該模塊的編程,可實現與外圍設備的各種通信。本系統通過ASCII模塊與DCS基于Modbus協議的通信,將DCS的讀、寫指令及數據做相應轉換,并與PLC的CPU單元進行數據存取交換,以實現上下位機控制信息的實時傳輸。如圖四所示。
三、軟件實現
1、 建立地址分配、對應表
DCS人機監控界面(HMI)上面向現場儀表的圖形符號對象的監控,需通過DCS I/O物理地址對現場儀表信號的采集來實現。DCS對現場電氣執行、檢測機構的監控,則是由DCS通信I/O地址與PLC I/O物理地址一一對應完成的。為此,在編程前,需建立一張DCS通信I/O地址與PLC I/O地址的分配、對應表。由于PLC邏輯控制編程需要,不便直接將PLC I/O物理地址與DCS通信I/O地址對應,故采取了間接地址的方式。具體設計采用PLC的數據存儲區DM區作為間接地址區,與DCS通信I/O區建立聯系,再將DM區與PLC I/O區相對應。如將DCS的%WB000101位通信I/O地址與D0000.00位地址對應,D0000.00再對照PLC的I0000.00位物理輸入點,就能將現場電氣執行機構的運行狀態反饋到HMI上。按照這種方法就建立了一張上下位機地址分配、對應表,因篇幅所限,該表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