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最新總線技術在儀器控制與連接方面應用

最新總線技術在儀器控制與連接方面應用

作者: 時間:2016-12-19 來源:網絡 收藏
  過去二十多年間﹐科學家與工程師已在自動化儀器系統中廣泛使用IEEE 488和通用接口總線GPIB。當大眾化電腦技術進入測試與測量領域﹐并在連接儀器時應用USB﹑以太網路﹑與IEEE 1394等總線技術時﹐GPIB接口是否能夠在將來成為儀器控制總線接口的首選就成了問題。由于GPIB擁有強大功能與廣大的使用者基礎﹐GPIB在未來的許多年仍會繼續存在。但是﹐儀器控制工業很可能將開始進入全球范圍內的混合I/O系統的領域。本論文探討的是GPIB與其他總線組合使用時儀器系統的未來發展﹐以及在儀器控制中軟件”向上兼容”的重要性。

  GPIB基礎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612/331256.htm

  GPIB是專為儀器控制應用而設計的。在七十年代﹐IEEE 488標準的誕生致使1975年產生了GPIB在電氣﹑機械與功能規格方面的標準﹔在1987年ANSI/IEEE標準488.2更明確地定義了控制器與儀器通過GPIB通訊的方法﹐使先前的規格更加完備。 GPIB是一數字的8位平行通訊界面﹐傳輸速率達8Mbyte/s。總線提供的一個控制器在20米的排線長度內最多可連結14個儀器。但使用者若使用GPIB擴增器與延長器便可以突破這兩個限制﹐而GPIB排線與連接器是一種多方面適用并符合工業標準的產品﹐可在任何環境內使用。

  新總線技術的優勢

  過去的電腦僅提供包括串口(RS-232)與并口﹐近年來,電腦配備均提供以太網絡﹑USB(通用序列總線)﹑有時甚至提供IEEE 1394(FireWire)接口。這些新的總線具有許多吸引人的特性 – 易于使用 (USB) ﹑易于連結 (以太網絡) 以及高速 (IEEE 1394)。

  USB

  USB的設計主要是用來連結外圍設備如鍵盤﹑掃瞄儀﹑與磁盤機之類的電腦。蘋果電腦率先于1998年使用USB做為其唯一的串口﹐在過去數年中電腦工業使用USB連結的裝置數目已大大的增加。

  以目前的USB1.1規格而言﹐資料傳輸速率已高達1.5 Mbyte/s﹐而下一代的USB產品會使用USB2.0規格﹐更將總線資料傳輸速率提升至60 Mbyte/s。USB2.0規格能與USB1.1裝置兼容﹐甚至可使用相同的連接器。由于通用串口總線是一種即插即用技術﹐每當加入一新裝置時﹐USB主機會自動測試并辨識其身分﹐然后適當地調整其配置﹐且一個接口能同時控制127個裝置。對于Windows操作系統而言﹐USB連結目前只能在Windows 2000/XP/98執行。

  USB具有價格低廉及容易連結儀器與電腦的優點。此外﹐USB提供更方便的串口功能如﹕熱插拔﹑內置操作系統微調功能﹑高彈性等﹐來改善傳統串口的技術。

  雖然USB有許多吸引人的優點﹐在儀器控制方面亦有一些缺點。首先﹐USB排線沒有工業標準規格﹐在嘈雜的環境下﹐可能造成資料的遺失﹔另外﹐USB排線沒有閉鎖機制 — 排線可能很容易的從電腦或儀器中拔除。排線長度(包括使用線上中繼器) 最大可至30米﹔最后﹐在儀器控制方面USB沒有工業傳輸標準的規定﹐需由儀器制造商自行設計。

  盡管USB有一些缺點﹐但由于目前電腦上的廣泛使用和USB2.0的高速﹐使其成為未來儀器控制的領導先趨。雖然目前很少儀器提供USB的控制選項﹐但使用者可以通過橋接器與USB連結他們儀器控制的應用.橋接器 提供了使用者一個連結USB與GPIB之間的橋梁。橋接器將于本論文稍后再討論。

  以太網(Ethernet)

  最近﹐儀器廠商已經開始將以太網絡做為單獨儀器的另一個通訊界面選擇。雖然以太網絡在儀器控制中仍屬新的應用技術﹐但它已作為一種成熟的技術被廣泛的應用在測量系統的其他方面。世界上有超過一億臺電腦具有以太網絡功能﹐使得以太網絡做為儀器控制已是必然的趨勢。

  基于以太網的儀器控制的應用可以利用總線技術的特性,包括儀器遠程控制,企業內的資源共享和方便的報告生成等。另外﹐使用者還可以充分利用現有的以太網絡。但是﹐此優勢亦可能對一些公司產生困擾﹐因為這會迫使網絡管理員涉入傳統的工程應用。

  以太網絡要用于儀器控制方面﹐尚需考慮以下因素: 傳輸速率﹑決定性﹑與安全性。最常見的以太網絡傳輸速率為10BaseT或100BaseTX﹐分別達到傳輸速率10Mb/s與100Mb/s。但是﹐這些傳輸速率因為其他網絡的流量﹑固定用途﹑與不足的資料流量而很少達到。傳輸速率的不確定性決定了以太網絡上的通訊無法確認。最后﹐面對敏感數據使用者﹐必須有更進一步的安全措施﹐以確保數據的完整性與私密性。

  IEEE 1394 (FireWire)

  IEEE 1394-1995標準﹐亦稱作FireWire (蘋果電腦的注冊商標) ﹐ 是蘋果電腦在1980年代發展的高效的串口總線﹐目前IEEE 1394的資料吞吐速率最高可以達到50 Mbyte/s。但是IEEE 1394貿易協會正在修訂其規格﹐擬將資料傳輸速率增加至400Mbyte/s。由于根據1394規范,設備的總線連接必須在4.5米之內,那么16個儀器設備的連接也將在72米范圍之內。在Windows操作系統中﹐目前只有微軟的Windows 2000/XP/98與1394兼容。

  IEEE 1394總線為高速傳輸應用提供很大的潛能﹐許多數碼相機及其他消費性電子產品均已包含IEEE 1394接口﹐供傳輸資料使用。IEEE 1394的高帶寬為復雜的多媒體應用提供可行的解決方案。IEEE 1394比USB更具優越性﹐其在總線技術上有一專為控制儀器而定義的傳輸協定。但是﹐目前僅有少數的儀器具有1394接口。

  雖然IEEE 1394在儀器控制方面有許多優勢﹐如高帶寬等﹐但仍有一些因素阻礙其現行的發展。IEEE 1394的主要缺點是1394接口并未內置于英特爾的PC集成芯片的周邊(所有Macintosh電腦均內建有1394接口)。因此﹐英特爾的PC使用者必須外接1394控制器﹐尤其對PCI板卡而言。雖然FireWire排線既輕巧又具彈性﹐但沒有達到工業標準規格﹐因此在一些測試與測量應用中可能會導致數據丟失。

  目前新總線技術的使用

  現今僅有數個儀器制造廠商﹐在所制造的儀器中內建USB﹑以太網絡﹑或IEEE 1394選擇界面。制造廠商對于總線的集成速度緩慢﹐是因為沒有一種總線技術能夠在儀器控制工業中位居于主導地位。USB的普遍性﹐或大型以太網絡的存在﹐或許可以提供設計者﹐在儀器控制中加入不同的通訊總線。當儀器制造商討論各總線技術的生存能力時﹐使用者如欲在其現有測試系統使用最新的總線技術﹐則可以選擇連結不同的通訊總線的橋接器。

  利用橋接器(bridge products)以節省投資

  由于新總線技術的的接受和應用減緩﹐與工業上對主導總線要求的不確定因素﹐橋接器等產品應運而生﹐成為儀器控制與產品連結的有效解決方案。使用橋接器, 使用者可以輕易的從一種總線轉換到不同型號的總線﹐同時利用最新的技術﹐保持下下的兼容性。例如﹐橋接器的一端可以插入您的電腦或系統上的以太網絡﹑USB﹑或1394接口﹐而另一端則通過GPIB或串口連接至傳統的儀器。使用者可以享有這些新總線在電腦上即插即用﹑簡易操作與應用廣泛的好處。此外﹐通過可以維持儀器控制軟件的兼容性﹐用戶可以減少軟件的投資并縮短研發時間。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