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業界動態 > 日本半導體產業發展歷程解讀

日本半導體產業發展歷程解讀

作者: 時間:2016-11-16 來源:廣發證券 收藏
編者按:目前世界半導體產業進入到寡頭時代,競爭格局相對穩定。盡管日本企業在半導體設備行業份額日益減少,但在半導體的一些其他細分行業以及半導體材料領域, 日本企業仍保持著優勢地位。

  產業是電子信息產業的基礎,代表著當今世界最先進的主流技術發展。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611/340261.htm

  產業于上世紀五十年代起源于美國,之后共經歷了三次大規模產業轉移。


三次產業轉移中 日本半導體產業發展歷程解讀


  第一次是在1970末期,從美國轉移到了日本,第一次轉移后日本成為世界的中心。

  第二次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至九十年代初,產業從日本轉移到了韓國、 中國臺灣和新加坡等地,形成了世界范圍內美國、韓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多頭并立的局面。

  第三次是二十一世紀以來,我國由于具備勞動力成本等多方面的優勢, 正在承接第三次大規模的半導體產業轉移。


三次產業轉移中 日本半導體產業發展歷程解讀


  日本半導體企業發展階段概述日本半導體企業的發展依次經歷了崛起(1970s)、鼎盛(1980s)、衰落(1990s)、轉型(2000s)四個階段。


三次產業轉移中 日本半導體產業發展歷程解讀


  崛起:1970s,VLSI 研發聯合體帶動技術創新

  上世紀 70 世紀初,日本半導體產業整體落后美國十年以上。

  70 世紀中期,日本本土半導體企業受到兩件事的嚴重沖擊。

  一件事是日本 1975、1976 年在美國壓力下被迫開放其國內計算機和半導體市場;另一件事是 IBM 公司開發的被稱為未來系統(Future System,F/S)的新的高性能計算機中,采用了遠超日本技術水平的一 兆的動態隨機存儲器。


三次產業轉移中 日本半導體產業發展歷程解讀


  1976-1979 年在政府引導下,日本開始實施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超大規模集成 電路的共同組合技術創新行動項目(VLSI)。

  該項目由日本通產省牽頭,以日立、 三菱、富士通、東芝、日本電氣五大公司為骨干,聯合了日本通產省的電氣技術實 驗室(EIL)、日本工業技術研究院電子綜合研究所和計算機綜合研究所,共投資了720 億日元,用于進行半導體產業核心共性技術的突破。


三次產業轉移中 日本半導體產業發展歷程解讀


  VLSI 項目是日本“官產學”一體化的重要實踐,將五家平時互相競爭的計算 機公司以及通產省所屬的電子技術綜合研究所的研究人才組織到一塊進行研究工 作,不僅集中了人才優勢,而且促進了平時在技術上互不通氣的計算機公司之間的 相互交流 、相互啟發,推動了全國的半導體、集成電路技術水平的提高,為日本 半導體企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平臺,令日本在微電子領域上的技術水平與美國并駕 齊驅。

  項目實施的四年內共取得了約 1000 多項專利,大幅度提升了成員企業的 VLSI制作技術水平,日本公司借此搶占了 VLSI 芯片市場的先機。

  同時政府在政策方面也給予了大力支持。

  日本政府于 1957 年頒布《電子工業 振興臨時措施法》,支持日本企業積極學習美國先進技術,發展本國的半導體產業。1971 年、1978 年分別頒布了《特定電子工業及特定機械工業振興臨時措施法》、《特定機械情報產業振興臨時措施法》,進一步鞏固了以半導體為核心的日本信息產業 的發展。


三次產業轉移中 日本半導體產業發展歷程解讀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關鍵詞: 半導體 DRAM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