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魅族專利戰升級 國產手機亟待強化核心技術
繼在中國起訴魅族專利侵權之后,高通繼續向魅族發難。據了解,高通近日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以及德國、法國地區起訴魅族侵權。高通與魅族專利戰的升級,實際上也折射出國產手機當下存在的專利短板。我國正從一個技術消費國往技術生產和輸出國方向邁進,因此,不僅是魅族,國產手機廠商在不斷擴大全球市場份額的同時,更需要提高自身的技術和產品的影響力。換句話說,國產手機應從專利的消費者,轉變為專利的貢獻者。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610/311991.htm高通再告魅族
魅族今年命運多舛,尤其在專利方面遭遇了諸多麻煩。
今年6月,高通曾指控魅族侵犯了其3G/4G技術專利,并將其告上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和上海知識產權法院,索賠5.2億元。近日,高通在美國、德國和法國采取法律手段保護自身專利權。高通執行副總裁兼總法律顧問唐·羅森伯格表示,雙方遲遲未能達成一致意見,這讓高通沒有其他選擇,只能通過額外的法律手段來保護自己的專利權。
自發改委就高通在中國市場的專利壟斷達成和解,并且確立了合理的專利授權費率和方法之后,目前已經包括有華為、OPPO、vivo、聯想、小米等諸多國產手機廠商及相關企業已經與高通簽訂了專利授權協議,只有魅族沒有和高通簽訂專利授權協議。
對于本次高通的起訴,魅族方面迅速發表了官方聲明,進行了回應:“魅族愿意為專利付費,但是需要合理費率”。魅族的意思就是表示其愿意接受專利費用,只是在費用多少的問題上與高通產生分歧。
專利是國產手機繞不過去的坎
魅族是近年來我國智能手機市場發展較為快速的廠商之一,尤其在2015年,魅族可謂意氣風發。據市場研究公司IDC的數據顯示,魅族2015年設備出貨量為2482萬臺,銷量增長350%。盡管魅族的手機銷量節節攀高,但與高通的糾紛卻折射了魅族的專利短板,而這不僅暴露出魅族在高速發展的情況下,“重營銷輕研發”的問題,也折射出當下國產手機專利之殤。
實際上,在全球范圍內,智能手機行業的專利戰從未休止。如早前三星和蘋果的“世紀之戰”,蘋果與谷歌的專利糾紛,以及努比亞、360、華為等國產手機廠商針對專利展開的一系列競爭。不難看出,當下智能手機市場中,專利已經成為手機廠商“打壓”競爭對手、爭奪市場份額的一種利器。加之近年來,隨著國產手機進軍國外市場的步伐明顯加快,而專利方面的劣勢逐漸暴露出來,甚至成為國產手機走出國門的攔路虎。對此,許多國產手機廠商開始加快在專利上的戰略布局。
國產手機如何成功“闖關”?
國產手機廠商在全球市場份額正不斷擴大,其中也有不少國產手機廠商的技術和專利積累的排名在行業中靠前,但與一些發展多年,經驗老道的洋品牌相比,仍然存在著明顯的差距。因此,魅族未來發展的關鍵應在于如何成為專利的貢獻者,而非僅僅是專利的消費者。
對于高通起訴魅族這起事件,在業內人士看來,或許是一個契機,以更合規、更公平、更健康的經營模式進行可持續的發展,不僅是華為、中興、小米等企業的選擇,也應該是整個包括智能手機在內科技產業發展的大方向。
當下,盡管智能手機行業門檻低,智能手機市場同質化日益嚴重,“拼配置”“拼價格”“拼銷量”已經成為過去,“拼實力”才是硬道理。具體而言,實力就是核心競爭力,也就是專利,這是競爭對手無法復制的能力。廠商想做強做大,最終還得靠技術實力說話,沒有過硬的專利積累那是寸步不行的。對于智能手機廠商來說,只有自身具備了核心技術和相關的專利權,才可以在專利競爭中享有話語權,也才可能在類似的侵權訴訟中享有談判的籌碼,也才能為自身爭取到最大的利益。
而隨著智能手機行業的競爭日趨激烈,智能手機的競爭其實就是專利之爭,國產手機廠商要想出海“闖關”就必須要有大量的專利做后盾。尤其是布局前瞻性技術,搶占未來發展先機,不再讓專利成為自身發展的痛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