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業界動態 > ADI喬遷新址,聽技術總監漫談中國研發中心

ADI喬遷新址,聽技術總監漫談中國研發中心

作者: 時間:2016-10-21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全球領先的半導體公司Analog Devices, Inc.(NASDAQ: ),近日將北京辦公區整體遷至中關村東升科技園,借園區內高密度的創新科技產業及高度契合的科研配套設施,以滿足中國團隊不斷壯大的需要,進一步加強研發實力并拓展在華業務。在當天的開幕式中,電子產品世界有幸采訪到公司工業/醫療/消費者事業部中國區技術總監趙軼苗,請他來談談中國研發中心的成長歷程、發展使命及發展方向。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610/311664.htm


成長歷程

ADI中國研發中心最早開始于2000年。起因是收購一家在北京名為智慧電子公司的半導體企業,這便是中國研發中心最早的雛形。在2001年,在北京研發出第一顆混合信號芯片,名為ADuC7030;05年在上海設立研發中心,開始做音頻模擬芯片設計;06年第一個隔離電源產品ADuM524x在北京設計完成并發布;2015年發表了第一篇ISSCC論文。16年間,ADI中國研發中心不僅在技術研發和產品制造方面遙遙領先,學術論文也不甘落后。目前共擁有53項專利和16項審核中專利、超過50個產品由ADI中國研發中心主導設計并發布、共獲得六次ADI優秀產品開發獎、一篇ISSCC論文、一篇IEEE CICC論文和兩篇DVCON論文。這樣卓越的成績是所有員工共同努力的結果,也證明公司的發展使命是具有前瞻性的。


發展使命

“我們的使命有兩點,一方面是希望不斷提高我們的技術能力和創新能力,把他打造成為全球最好的混合信號模擬,還有混合信號的研發中心。對于半導體來講,技術永遠是第一位的。另一方面,我們在一個最活躍的市場上,所以我們想深一步的耕耘這個市場,然后和我們這些中國的優質客戶建立起一個非常緊密的紐帶,特別是一種技術對技術,工程師對工程師的這種紐帶,來幫助我們的客戶在中國成長,同時也幫助我們自己把這個研發中心做得更好,”趙軼苗如是說。

對于建立中國研發中心和本地客戶之間的技術紐帶,趙軼苗總結為幾層:

一層是提供非常堅實的產品技術支持。在整個中國研發中心大概有20位的產品工程師,他們對這個芯片產品都有非常深入的理解,會給本地的FAE團隊,還有包括代理商的FAE團隊,包括我們中國級的系統工程師提供很優質的培訓。同時,對于疑難問題也爭取做到在中國一站式解決。

第二個層次是新產品的定義。為貼近中國客戶的創新產品和特殊需求,幫助客戶定義出更合適、更好的產品,這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個層次是把整個產品開發放在中國。與本地客戶建立伙伴關系是非常重要的,為此將完整的產品放在本地開發,方便與客戶定期接觸,進一步優化整個產品的開發方案,指導研發產品部。

第四個層次是技術路線圖的合作。ADI不僅僅局限于一兩個產品的開發,而是看到整個技術路線圖的演進,與客戶合作,共同將產品呈獻給市場。

最后就是希望參與到整個生態鏈的建立中去。包括跟大學的一些合作,包括跟一些初創公司的合作,還有包括跟一些成熟公司的合作,把這些合作整合在一起,然后使得ADI和中國客戶一起能夠去做一些更復雜,有比較高價值體現的東西。


發展方向

隨著中國區的業務越來越多,2016ADI將中國設計中心重新分成IHC中國研發中心和COM中國研發中心。其中IHC是指工業、醫療和消費者。

IHC中國研發中心主要集中在幾個領域:低功耗電源和能量采集電源產品。趙軼苗透露,在1毫安以內的集成隔離電源技術的應用中,DC-DC變換器可以達到最好的靜態功耗和最高的轉換效率。應用方面,ADI有很好的ADCDACreference等高精度產品,并計劃逐漸將這些高精度IP集中,完成到信號鏈解決方案上。在電能計量和電力監控方面,趙總監認為ADI已經有不錯的貢獻,主要集中于電表芯片中。近些年研發的新技術mSure technology可以更好地分析傳感器本身的性能,這對智能可穿戴設備提供了很好的保障。隔離電源,包括一些線性隔離產品,也是有北京研發中心開發的。隔離電源是ADI今年的一大進步,隨著技術創新,在設計端、應用端都可以通過ClassB的設計要求,可以拓展在工業和汽車領域的應用范圍。

趙總監還提到在低功耗產品的開發,信號鏈的電源管理。他表示,ADI現在越來越多地不光是做一個component level的產品,會做更多的信號鏈,或者是系統級的產品,這些產品覆蓋了工業、醫療還有消費者的一些技術開發。

COM中國研發中心主要為通信。核心技術集中在高速數模轉換器、高速時鐘發生器和高速數據處理。具體實施有幾方面,一個是為本地大客戶做系統支持,同時基于現有高速模擬芯片,做一些模組開發等工作,還有一些高速芯片和系統級的仿真技術的開發。

在采訪過程中,趙軼苗不停提到ADI十分注意技術創新和應用,而這些都離不開技術人才,ADI也是一家十分注重人才培養的公司。目前,中國研發中心大概有175人左右,基本上北京上海各一半。博士生比重約為10%,大部分為碩士以上學歷,還有部分海龜博士。其中很多人才是ADI從畢業生中開發起來的。眾所周知,對于模擬混合信號的開發,人才培養的周期是非常長的,ADI有這個耐心,不管是北京研發中心,而且是在全球的研發環境中把一個很好的苗子培養起來。ADI對于女性工程師也十分看好,趙總監認為,“女性工程師也同樣能夠很好地完成任務,我們歡迎更多的女性工程師一起參與到研發過程中。”




關鍵詞: ADI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