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日本科技產業這些年是如何悶聲發大財的?
談起日本,大多數人第一反應就是“沒落的發達國家”,或者“經濟停止發展”的印象,可是,日本真的舉步維艱了嗎?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610/311652.htm一起來看一篇文章,看看悶聲發大財的日本,這些年,到底在干什么。
一、日本在創新領域
先來個總體概況:
2015國際權威研究機構《湯森路透》 發表了新的一年全球企業創新排名TOP100——湯森路透還是國家知識產權中心,中國科學院的合作伙伴,可見其權威性。
全球創新企業TOP100 :
日本40家
美國35家
法國10家
德國4家
瑞士3家
在2014年之前一直是美國第一名,2014年之后被日本超越。
從這幾年的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出,日本的創新已經發生巨大變化。
日本其實早就拋棄已經淪為低端制造業的家電之類產業,轉變為全力投入B2B,新材料,人工智能,醫療,生物,新能源,物聯網,機器人,高科技硬件,環境保護,資源再利用等新興領域。

新技術領域,美日兩國瓜分了全球80%……

《Economist》發表2015國家創新質量(Innovation Quality)報告,日本位列世界第三。
創新質量的意思,就是你的創新到底有沒有為經濟的發展做出貢獻——更能體現一個國家的創新實力:

麥肯錫2013發布研究報告,羅列了有望改變生活、商業和全球經濟的12大新興顛覆技術——

未來12大新興技術分別是: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機器人、次世代基因組技術、自動化交通、能源存儲技術、3D打印、次世代材料技術、非常規油氣勘采、資源再利用。
對,目前日本就是全力投入上面這十二個方面,而且百分之90已經做到了世界前三。
某些科研已經做到了世界第一,比如大數據云計算,新材料,資源再利用,能源存儲、機器人等。
目前的日本是蓄力期,等到發力期,其技術儲備有機會讓日本在下個100年又領先一步。日本是個務實主義國家,面子什么的都是小事,對于日本韜光養晦才是真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