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成為x86服務器第三大廠商 將如何發(fā)展?
聯想近日在北京總部宣布在 10 月 1 日完成對 IBM x86 服務器業(yè)務的收購的消息,整個收購花費了 21 億美元。此后,聯想一躍成為了 x86 服務器的第三大廠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610/311591.htm這并不是聯想第一次收購 IBM 旗下的業(yè)務了。在 2005 年,聯想以 12.5 億美元的金額收購了 IBM 個人電腦業(yè)務。當時,聯想由于能更好地控制成本和供應鏈,讓原來 IBM 虧損的個人電腦業(yè)務不僅活下來,還在今年超越了排在前兩名的戴爾和惠普,成為全球最大的 PC 的生產商,市場占有率達到 19.4%。
根據 Statista 的數據,2013 年,全球服務器銷售收入為 497.2 億美元,同比下跌 4.9%。全球服務器銷售收入已經連續(xù)下滑兩年。

聯想除了買到了 IBM 旗下服務器 System x 的品牌和專利,還買下了整個 x86 服務器的系統,包括產品研發(fā)、銷售團隊、服務和支持部門在內的 34 研究開發(fā)實驗室和 7 個制造工廠。
聯想集團副總裁、中國區(qū)大客戶事業(yè)部總經理童夫饒在今天的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聯想將保持 System x 的渠道架構、政策、激勵不變,其原有服務器 Think Server 團隊將會參與共同開發(fā)市場。
在交易完成之后,聯想服務器的市場份額將達到 12% 左右,位居惠普和戴爾之后,排名第三。聯想集團的董事長兼 CEO 楊元慶在今天的新聞發(fā)布會上喊出了要做更有競爭力的“第三名”的口號,但之后呢?
和至今仍然是家家都有的 PC 不同,不少企業(yè)已經不再依賴 IBM、HP 等公司的服務器,而是租用科技巨頭們的服務。亞馬遜、Google 和微軟等公司建設擁有龐大計算能力的數據中心,建立云計算服務,再將服務器分組給了不想要購買服務器的企業(yè)。這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企業(yè)直接購置服務器的需求。
根據 IDC 的數據,2013 年全球云服務的市場規(guī)模已經達到了 457 億美元。其中,細分至云服務器的份額為 39 億美元,預計到 2018 年,這個領域的市場規(guī)模每年將會增長 26%。

與此同時,對服務器需求最大的客戶——那些提供云計算服務的公司,已經開始繞開 IBM、惠普等服務器公司,自己采購處理器,然后找臺灣廣達電腦公司這種“委托設計與制造商”(ODM)定制自己需要的服務器。
其中一個例子是,2012 年,Google 就已經成為芯片廠商英特爾的前五大芯片客戶之一,但它并不賣硬件。傳統服務器制造商惠普、IBM 和戴爾曾經購置大量的英特爾芯片用戶計算機和服務器制造。
Google 的做法是,購買大量芯片,找 ODM 來定制服務器,打造自己的其數據中心以及維持網絡服務。根據《連線》雜志的報道,目前在做同樣事情的,還有社交網站 Facebook 和亞馬遜的云服務(AWS)。AWS 是全球最大的云計算平臺,從 Netflix、NASA、殼牌到小米、360 的海外業(yè)務,都在亞馬遜的平臺上。而這些客戶原本都是需要采購實體服務器的。
面對這樣的市場前景,聯想也開始進入云計算市場。負責大客戶業(yè)務的聯想集團副總裁童夫饒在今天的媒體溝通會上表示,收購后他們將會強化企業(yè)級服務,針對不同的規(guī)模、地區(qū)和需求的企業(yè)定制不同的云服務套餐,從服務器、存儲、高密度產品等提供不同的組合。
早前他在接受采訪時曾經透露聯想的“騰云計劃”:未來將在中國市場新建 50 個云計算中心,在美國和德國建立大規(guī)模的云計算的方案中心。不過進入這樣一個市場并不容易,2009 年成立的阿里云在技術上依然無法和亞馬遜相提并論,就連 IBM 自己在通過收購進入云計算市場之后也依然是遙遠的追趕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