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測試測量 > 設計應用 > 基于STM32的光功率實時監測系統設計

基于STM32的光功率實時監測系統設計

作者: 時間:2016-10-18 來源:網絡 收藏

檢測儀主要是對光纖中光的強度進行實時監測,是光纜自動檢測和光路切換系統中的關鍵設備,其性能的好壞直接影響系統功能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在各種光纖線路的監控維護系統中,監測是最簡單、成熟,應用廣泛的方法,通過對通信光纖中分出的3%~5%的進行實時監測,就能實時地掌握光纖通信線路的狀況,為光纖通信線路的維護管理提供依據。傳統的光功率首先是光進入PIN光電二極管后,產生了電流信號,且此信號與輸入光功率呈線性關系,最后經程控放大電路和I/V變換放大到所需電壓。該方案的不足是動態范圍有限,一般僅為70 dB,且要求使用高阻值的精密電阻作為增益放大,軟硬件復雜,不適合多路監測,此外,傳統的光學儀表測試效率較低。設計是基于ST公司Cortex—M3內核的32位ARM產品,以STM32F103ZET6為主芯片設計的一款光功率檢測系統。通過建立TCP鏈接,實現數據的傳輸,做到了隨時隨地進行實時監測。同時,系統設計是基于CAN總線的嵌入式功率實時,不僅能夠智能地監測多個通道的光纖網絡,還具備了其系統的抗干擾性和可靠性。除此之外,由于處理信號采用AD8304設計的對數放大器,保證了系統的高精度。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610/308908.htm

1 系統的工作原理及框圖

光功率檢測儀由光耦合器、光電探測電路、對數轉換放大電路、A/D轉換電路、CAN總線電路、主控電路、通信電路組成。圖1為給出的工作原理框圖。

基于STM32的光功率實時監測系統設計

一般在實際光纖系統中,都有兩套光纖,一是正在通信的主用光纖,主用光纖末端安裝一個97/3的無源光耦合器(PLC),97%的光接到光端接收機用于通信,剩余3%用于光監測,還有一套是備用光纖,作為應急處理,一旦主用光纖出現問題不能正常通信,此時啟用備用光纖。監測光經過光電探測模塊,對數轉換模塊,再由A/D轉換模塊進行轉換由模擬信號轉變為數字信號發給CAN總線,并由主控單元對數據進行通信、存儲或是無線發送。

2 系統硬件設計

2.1 光電轉換電路與信號處理部分

2.1.1 光電轉換電路部分

將光耦合器(PLC)分出的3%入射光轉化為電流或是電壓的形式,并以光子一電子的量子轉換形式完成光電探測的目的,是光電探測電路的基本原理。常見的光電二極管主要有APD光電二極管和PIN光電二極管。在光信號調制解調系統中,一般選擇PIN光電二極管,因為其暗電流較小。InGaAs材料的PIN光電二極管在1 300~1 600 nm范圍內具有良好的響應速率、低噪聲特性和靈敏度等特點,適合光纖通信。因此,選擇該材料作為PIN光電二極管。PIN光電二極管的伏安特性如下

I=Is[1-exp(qV/kT)]+IL (1)

式中,q是電子電荷;Is是無光照時的反向飽和電流;V是二極管的端電壓;k是波爾茲曼常數;T是結溫;IL是與光照時的光功率成正比的再無偏壓狀態下光照時的短路電流。如式(1)所示,若反向飽和電流Is=0時,二極管的端電壓V=0,光照功率與輸出電流呈一定的正比關系

IPD=ρPOPT (2)

其中,ρ為光電二極管的響應度;IPD為光電流;POPT為光功率。

2.1.2 信號處理部分

設計采用對數放大器AD8304作為對數轉換電路,處理動態范圍寬達80 dB的光信號,最大對數線性度誤差0.1 dB,且測量時無換擋誤差。此外,設計有光電二極管接口及溫度補償電路,是光功率測量的最佳選擇,尤其適合光纜在線監測。對數放大器的輸出電壓值和被測功率P有簡單的線性對應關系,其對應的輸入和輸出關系推導如下

P=K2VOUT+C2 (3)

式中,P=10lgPPD,K2=10/K1,C2=10lg[IPD/ρ]-10C1/K1。其中,VOUT是輸出電壓;P是被測光功率值;K1和C1是由芯片外接電阻網絡決定的常數;PPD是輸入的光功率值。由式(3)可知,被測光功率P與AD8304的輸出電壓VOUT存在線性關系,不用進行復雜繁瑣的對數計算,對后續的軟硬件處理進行了簡化。對數放大電路如圖2所示。

基于STM32的光功率實時監測系統設計

2.2 主控單元電路和A/D轉換電路

該部分是整個系統的核心,完成數據的采集、處理、存儲和通信顯示功能。考慮到設計要求以及系統的小型化、低功耗和可靠性要求,選擇盡可能的將必需的接口集成到MCU中,而不是另外的搭建外圍電路。綜合考慮,選擇ST公司Cortex-M3內核的32位ARM產品STM32F103ZET6,其性能參數如表1所示。

基于STM32的光功率實時監測系統設計

目前采用一種A/D轉換結構是逐次逼近型,因為其兼顧轉換速度和精度要求。STM32F103ZET包含3個ADC,是一種12位的逐次逼近型的模擬數字轉換器。其有8個通道可測量16個外部和2個內部信號源,最大轉換速率為1 MHz,轉換時間為1μs,該轉換器能滿足電路的需求。采用芯片內部的A/D,不僅可滿足電路的需求,且對電路的設計以及軟件程序的編寫帶來簡化和方便,真正做到了系統的小型化、低功耗和可靠性要求。

需要說明的是,U1即是STM32F103ZET6,其中的JTAG是P8,是用于燒寫程序和對程序的調試。主控板的工作電壓為3.3 V,如圖3所示,為對數字電路和模擬電路的隔離。采用了電感L1和一個電容值為0.1μF的電容,另外為方便對程序的調試,設置了一些LED。

基于STM32的光功率實時監測系統設計

2.3 通信電路

作為2.5代移動通信技術的Gerenal Packet Radio(GPRS),是以GSM網絡為基礎,提供端到端的以及廣域的無線Service。設計采用的Gerenal Packet Radio模塊是華為公司生產的一款雙頻段的GSM/GPRS無線模塊(GTM900C無線模塊)。采用GPRS通信電路,更方便查看光功率數據,隨時工作,提高了系統的智能。GTM900C模塊電路分為電源電路、串行通信電路、SIM卡外圍電路及外圍電路。在其外圍電路的設計中,包括了電源接口、串行口接口、SIM卡接口以及各種復位按鍵等。通過這些端口的引出,可方便與不同MCU進行通信的選擇。給出Cerenal Packet Radio模塊的外圍電路圖。

基于STM32的光功率實時監測系統設計

其中需說明的是,LED2的工作模式完全類同于同步信號,顯示為GTM900C的工作狀態。當LED2不亮時,此時可能是GTM900C電源關閉,或處于報警、休眠以及單純的充電模式。若燈閃亮(600 ms亮/600 ms滅),有以下幾種原因:(1)未插入SIM卡。(2)網絡注冊正在進行中。(3)正在進行用戶身份鑒定。(4)網絡正在搜尋中。(5)個人身份未登記/已注銷。若LED2燈75 ms亮,3 s滅,說明網絡注冊成功,沒有來電。若LED2燈一直亮,此時的說明通過數據呼叫或聲音呼叫,正在建立或者完畢時的狀態顯示。

3 系統軟件設計

硬件電路實現了對數轉換功能,因此軟件設計簡單。系統數據流程如圖5所示。

基于STM32的光功率實時監測系統設計

根據系統數據流程圖,主控板應用程序在初始化完畢后,分別進行CAN總線配置、串口配置、RS232/USB配置。進入下一步的ADC采集初始化,根據采集到的指令,判斷A/D采樣是否完成,在接收到規定數量的數據后根據滑動平均法對數據進行處理,之后根據信號處理部分給出的公式對數據進行換算出光功率數值,最終通過GPRS傳輸至網絡服務器。數據可通過PC機或是手機上網進行實時監測。

基于STM32的光功率實時監測系統設計

4 結束語

基于STM32的光功率實時監測系統設計,前段采用光電轉換模塊和對數轉換模塊,量程范圍可到80 dB,精度為0.01 dBm,具有智能化、可靠性高、方便擴展等優點,可用于光纖領域。為驗證設計的測試精度和范圍,通過光衰減器進行調節,測量數據與Agilent公司生產的N7745A光功率計測量結果進行對比,對比數據如表2所示。

基于STM32的光功率實時監測系統設計

由測量數據對比結果顯示,系統可應用于光纖信號的無人監控中,實踐證明,系統穩定性良好,對于保證光纜可靠運行起到重要作用。該測試系統能滿足主要技術指標:工作波長為1 310 nm、1 550 nm;測量范圍為-70~+10 dB;分辨率為0.001 dB;準確度為±0.13 dB(3%,一級)。

  • STM32單片機中文官網
  • STM32單片機官方開發工具
  • STM32單片機參考設計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