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一種智能化ARINC429通訊卡設計與實現

一種智能化ARINC429通訊卡設計與實現

作者: 時間:2016-10-08 來源:網絡 收藏

摘要:介紹了一種基于ARM微處理器的ARINC429航空總線通訊卡的設計方法,以實現兩發四收的信息控制。該設計以作為嵌入式微處理器,采用DEI106/BD429芯片組構建ARINC429總線通訊系統,為航空電子系統提供了高效可靠的通信平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610/305450.htm

ARINC429總線廣泛用于航空電子系統內各設備間大量數據信息的傳輸。傳統的ARINC429通訊卡依賴通信平臺處理機來完成控制與處理工作,增加了平臺處理機的負擔,降低了數據傳輸速率,系統可靠性及效率不高。為了解決這一工程難題,本文做了深入研究,結合現有研究成果,致力于設計一種新的通訊卡,提高通信板卡智能化水平,減輕系統通訊負擔,降低協議通信的控制難度,為航空電子系統構筑一個可靠高效的ARINC429總線通信平臺。

1 ARINC429通訊卡設計

通訊卡主要完成以下任務:完成兩路ARINC429接收數據的串并轉換;實現兩路ARINC429發送數據的并串轉換;支持中斷方式、查詢方式接收和發送數據。

根據通訊卡所要完成的功能設計系統整體結構如圖1所示。

一種智能化ARINC429通訊卡設計與實現

目前常用的ARINC429收發器主要有DEI1016/BD429和HS3282/3182兩種芯片組,本次設計采用DEI1016/BD429構建ARINC429總線通訊系統。DEI1016是美國DDC公司生產的ARINC429總線接口芯片,提供有標準航空串行數據和16bit寬數據總線接口。

DEI1016在發送時按協議完成發送數據的并-串轉換并發送;接收時完成電平轉換并按協議完成接收數據的串-并轉換;在初始化時進行數據格式、波特率、奇偶校驗等設置。一塊DEI1016芯片可實現一路ARINC429數據發送及兩路ARINC429數據接收功能。

1.1 DEI1016的數據發送與接收

DEI1016的發送器電路包括一個發送緩存器和一個控制邏輯。發送緩存器是一個8*32 bit的FIFO,數據的載入由LD1和LD2兩個信號控制。LD1有效時載入第一個16位,LD2有效時載入第二個16位,而且在每個數據字載入過程中LD1必須在LD2之前到來。另外,數據載入時發送器是處于禁止狀態的。而控制邏輯則允許ARM微處理器給發送器寫數據塊,并通過ARM微處理器使能發送器,即置ENTX信號有效來使該數據塊自動發送出去。數據在TTL電平格式下,經過BD429電平轉換然后發送出去。值得注意的是每8個數據字間的發送并不是連續的,而是具有由DEI1016自動產生的4個字時鐘間隔時間。

ARINC429信號的接收通過接收字間隔時序電路采樣產生一個數據字。接收采樣頻率是正常數據速率的10倍,以保證不會出現含混的數據字。采樣得到的數據被存進一個32位的移位寄存器中,并由控制寄存器內容決定是否接收該字。數據字長度由控制寄存器的“WLSEL”確定。保持寄存器中的數據以2個16位字的形式放在數據總線上。數據應及時讀出,以避免新的數據將原來的數據覆蓋。讀取數據時,先將接收選擇線SEL拉低,且使能OE讀出低字,再將SEL拉高并使能OE時讀取高字。

1.2 DEI1016/BD429外圍電路設計

BD429芯片為ARINC429的發送驅動器,與DEI1016配套使用。發送驅動器的作用是將ARINC429協議芯片送出的TTL邏輯電平轉換為符合ARINC429協議信號電平要求的信號進行發送。設計應用電路如圖2所示。

一種智能化ARINC429通訊卡設計與實現

該應用電路中的兩個68 pF的電容很重要,會影響到ARINC429信號上升和下降的斜率,容值過大會使斜率變小,反之容值過小會使斜率變大。

在設計中采用DEI1016輸出的429信號作為其輸入信號,輸出數據速率通DEI1016確定,而不采用SYNC、CLOCK和DATA信號相與的方法調整,因此直接把SYNC和CLOCK信號拉高。1MCK由16M晶振經CPLD分頻給出,在CPLD邏輯中分頻系數可調,因而數據速率在12.5~100k之間可調。SEL信號直接連至微處理器的最低地址位A0,由地址的變化控制數據讀取時的高低16位選擇。MR信號控制由阻容復位電路實現。其余發送與接收控制信號如OE、LD等均與CPLD相連,由CPLD譯碼控制。

2 DEI1016/BD429與CPLD的接口設計

2.1 DEI1016/BD429與CPLD的接口電路設計

為了靈活實現ARINC429數據的發送與接收,采用一片CPLD芯片進行控制。在CPLD邏輯中應實現地址譯碼和時鐘分頻功能,完成對某路發送或接收及ARINC429協議時鐘的設定;通過設置ARINC429協議控制字進行自檢;對中斷屏蔽或使能等。CPLD器件采用ALTERA公司的EPM3064A實現,該芯片具有3.3VI/O特性,可容忍5V,適合應用于5V、3.3V多電壓應用的場合。由于為3.3 V I/O特性,而所選用的ARINC 429接口芯片DEI1016為單一5 V供電,所以需要對微處理器與ARINC429數據和地址總線進行電壓轉換。這里選用四片SN74LVC4245DBL驅動器來實現16 bit數據總線和地址總線的電壓轉換。由于地址總線是單向的,即只能由處理器到ARINC429接口芯片,故負責地址總線電壓轉換的兩片SN74LVC4245-DBL芯片DIR引腳可以接死;而負責雙向數據總線電壓轉換的兩片SN74LVC4245-DBL芯片DIR腳則需要通過CPLD進行邏輯控制。

2.2 DEI1016/BD429與CPLD的接口邏輯設計

ARINC429通訊卡片選由的CS1和地址BA11~BA4共同控制,即當CS1有效且BA(11 to 4)=“00000000”時選通,全譯碼,地址空間為E100 0000-E100000F

1)數據發送邏輯設計

DEI1016是16位數據線,所以32位數據字必須分成兩個16位寫入,而控制字只需一次寫入即可。以下VHDL代碼實現了對429數據發送的控制:

LD_1(0)=‘0’WHEN WR=‘0’AND A=X“4”ELSE‘1’;--第1片429發送低字

LD_1(1)=‘0’WHEN WR=‘0’AND A=X“5”ELSE‘1’;--第1片429發送高字

LDCW_1=‘0’WHEN WR=‘0’AND A=X“6”ELSE‘1’;--裝載控制字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