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軟醫療CT:打破壟斷的民族驕傲
9月22日,東軟集團迎來了她25周歲華誕,出身于東北大學的東軟集團以其書香傳奇、自強厚德精神贏得行業美譽,可謂英雄惜英雄,其25歲生日也是“星光熠熠”,諸多業界大咖包含聯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柳傳志、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副總裁朱民、泰康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陳東升等出席了東軟集團25周年慶典暨東軟解決方案論壇2016。可謂“ 勝友如云,高朋滿座。 俗話講,“無巧不成書”,與此同時,從東軟集團孕育出的東軟醫療,也已成長為風華正茂的少年,可謂雙喜臨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609/310373.htm

作為東軟集團25周年慶典的重要環節,東軟醫療的展廳也以嶄新的姿態迎接到訪嘉賓的參觀。


(東軟醫療全新展廳展示的東軟醫療八大系列產品)
古人云:二十加冠。漢代的劉向在《說苑·修文》中講:“君子始冠,必祝成禮,加冠以厲其心。”從一個呱呱墜地的嬰兒,到如今意氣風發的少年,東軟醫療的成長離不開東軟集團的培育,東軟醫療的發展歷程就是中國CT的發展歷史,讓我們隨著東軟醫療的成長,一起回顧一下中國CT的前世與今生。
“前世”:打破壟斷的民族驕傲
上世紀90年代,中國人對CT的渴望可以說超越任何一個國家。因為,中國人口基數大,對CT的需求量也十分巨大,當時,國內市場完全被美、日、德幾個跨國公司所壟斷,價格昂貴,維護成本也非常高昂,國內只有少數大規模的醫院才有實力購買進口新品CT,國內大部分醫院充斥著國外已經淘汰的二手CT,正是如此,中國政府曾在上海組織40多個科研機構聯合攻關,投入上億元資金研制國產CT,但因為CT的核心技術和系統軟件等關鍵問題得不到解決而最終夭折。
而此時,位于東北沈陽的東北工學院(東北大學的前身)鄭全錄和李甲遞兩位老師竟然奇跡般的把已經“趴窩”的洋CT復活,此舉讓業界大為震驚,也讓東北大學校領導萌生了搞國產CT項目的想法。4年后的1994年,鄭全錄帶領項目組突破重重難關研制出中國第一臺國產CT樣機,并通過了當時國家有關部門的鑒定。使得中國成為繼美國、德國、日本之后,第四個能制造CT的國家。而在國產CT進入產業化的道路上又遇到諸多困難,當時的東大阿爾派(現在的東軟集團)慧眼識珠決定接手國產CT的產業化項目。在東軟的大力支持下,1997年1月,中國第一臺可以臨床應用的國產CT產品研制成功。東軟這臺CT不同于以往跨國公司生產的CT機,因為,東軟創新性的以PC機代替陣列處理機,以軟件來修正成像的偽影,這不但突破了跨國公司對CT核心技術的封鎖,而且還引領了國際CT新的變革和技術潮流,同時也大大降低了CT的生產成本和運營成本。

(東軟醫療CT的發展歷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