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業界動態 > 不敵大陸光學膜廠 臺灣嘉威退出光學膜市場?

不敵大陸光學膜廠 臺灣嘉威退出光學膜市場?

作者: 時間:2016-09-25 來源:CINNO 收藏
編者按:大陸的光學膜廠商在政策與資金的支持下,也在市場上積極展開殺價競爭,同時大舉侵吞低價的光學膜市場,而臺灣業者受此影響,近幾年營運狀況日益走下坡。

  業界傳出,廠商嘉威光電接受整并,經營權變更,目前營業項目即將停止,最近有不少面板業者接到此通知。對此,嘉威嚴正否認,并表示公司目前仍正常營運中。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609/310273.htm

  業界傳出,嘉威近期以負責人麥建進的名義,發給面板客戶通知表示:嘉威于2016年9月1日因公司接受整并,經營權變更,目前營業項目即將停止。在通知中,嘉威還注明與客戶的交易項目、庫存等數據,同時還請客戶確認是否安排提前備料。

  在此通知中,嘉威向客戶表示,如果機種Life Time持續很久,請確認是否允許新增楷威電子Vendor Code,日后透過楷威電子接訂單。

  業界人士指出,嘉威已將公司的「殼」賣給一家傳產公司,另外,還有可能會出售公司生產線給大陸業者。此外,業界也傳出,嘉威不敵大陸廠商殺價競爭的結果,選擇退出市場。

  對此,嘉威執行副總柯愛惠表示,沒有這件事情,同時強調嘉威仍正常交貨給客戶,公司也處于正常營運的狀態。

  嘉威近日公告指出,公司股東DIGITAL SOLUTION INVESTMENTS LIMITED、SUPERDOMAIN INVESTMENTS LIMITED,共同取得嘉威股權已達證券交易法第43條之1第1項大量取得股權之標準,經由私募認股方式,該兩家公司耗資新臺幣1.62億元,合計持股嘉威7,200萬股,占發行股份總額的39.68%。

  此外,嘉威也公告表示,董事長麥建進原兼任總經理職務,近期進行職務調整,由英屬維爾京群島商富厚投資集團執行董事陳碩璨擔任總經理,自8月31日起生效。

  柯愛惠表示,嘉威引進這兩家公司,純粹是進行財務上的投資,其雖有派任新總經理,但并沒有涉入嘉威的日常營運,董事長仍為麥建進。

  至于業界傳出,嘉威將有可能會退出光學膜市場,但柯愛惠強調,原則上是不會退出,但在引進新的資金后,希望能夠挑選更優質的訂單出貨,舉例來說,華南地區中小尺寸的光學膜訂單毛利率上看20%~30%,以及代理的部分產品利潤相當不錯,這些訂單仍會持續接,而在有了新的資金奧援后,公司希望能夠淘汰利潤不好的訂單。

  柯愛惠說,嘉威在引進新資金后,也有可能再引進新業務,但初步而言,會先以穩定光學膜事業為優先,之后再看其他業務要怎么發展,而在有了新的資金后,公司的營運將更有彈性,也更能夠調整訂單內容與未來的營運方向。

  目前,嘉威聚光片仍占營收比重的8成,至于其他2成則是代理與模具的加工收入。另外,嘉威旗下主要生產觸控ITO薄膜的子公司楷威電子,因觸控產業相當艱難,上游材料廠商也受累,楷威電子虧損多年,嘉威也決定處分楷威電子股份,以減輕公司負擔。

  嘉威自2010年起就開始虧損,迄今已超過6年的時間,上半年累計營收為2.51億元,稅后虧損0.47億元,每股虧損0.43元。由于聚光片本業不佳,加上業外還有楷威的虧損要認列,在雙重壓力下,嘉威目前仍處于陣痛期,短期內要轉虧為盈有困難,

  業界人士指出,臺系光學膜廠商營運近年來日益走下坡,與大陸業者的殺價競爭有很大的關系。大陸大舉擴張TFT-LCD面板版圖后,吸引許多廠商投入上游材料的生產,其中,光學膜因為先前已有不少臺、日、韓業者,將后段裁切與檢測移往大陸生產,加上背光模塊與LCM等客戶端的生產線也有很多落腳在大陸,當地業者具有在地優勢,只要掌握前段的光學設計與量產的涂布技術后,即可有機會跨越門坎,進入該領域搶占市場。

  在先天得利的情況下,近年來已約有10多家大陸本土廠商,在地方政府土地與資金的支持下,或是采取向競爭對手挖角人才等手段,積極投入光學膜領域,目前大陸較具規模的光學膜廠商包括有凱鑫森、樂凱、康德新、激智新材料科技等。



關鍵詞: 光學膜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