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汽車電子 > 業界動態 > 解讀:智能汽車未來5到10年的市場布局

解讀:智能汽車未來5到10年的市場布局

作者: 時間:2016-09-21 來源:199IT 收藏
編者按:隨著造車門檻的降低,新的進入者也會越來越多,也讓接下來幾年的電動汽車市場競爭看起來多少有點像如今智能手機市場的意思,拼配置、拼價格、拼服務,同時也會催生整個電動汽車市場進一步的成熟。

  4.傳統汽車廠商的未來在什么地方?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609/310044.htm

  在汽車空間中,除了汽車主要的動力操控性能外,說到底用戶感受到的還是汽車的智能和娛樂服務,對于未來的汽車市場,也就是智能電動汽車市場,這一點會變得尤為重要,汽車的智能化功能體驗會成為購買時的一個重要考量點。

  再到無人駕駛時代,除去了駕駛體驗,用戶真正能夠體驗的到的、和用戶真正相關聯的、并能夠保持粘性的也就是智能化和互聯網服務,完全和汽車本身無關。用戶的數據、用戶的操作習慣以及在此基礎上產生的用戶服務才是真正重要的部分。

  到時汽車本身更像是一個空殼,是哪家制造的真的重要嗎?就像現在的手機你需要知道是哪家公司生產的嗎?而這些服務類的東西卻恰恰不是傳統汽車廠商擅長的,那么那個時候傳統汽車廠商的路在何方呢?我認為有以下三條路徑:

  1.找一家具有實力的互聯網公司結盟綁死

  雙方合資交叉持股,經驗互補,一起折騰,賺錢了大家分成。

  2.轉身成為汽車代工企業

  如果確實認識到了傳統車企在未來互聯網智能化、無人駕駛的先天基因不足,能夠結合自身的汽車生產經驗積累及技術優勢,提前轉型為OEM代工廠,也會有一片大好的生存空間。做富士康又有何不可?畢竟“富士康們”也活得挺好,而且“富士康們”也有志于此,所以傳統汽車企業動手一定要快,不然先前的技術和經驗優勢被“富士康們”超越后那就真的沒有優勢了。

  3.企業轉型

  適應市場變化進行改革是每一個企業與生俱來的能力,但能否在這場汽車變革中轉型成功,那就值得深究了。這次汽車市場的變革與洗牌不可避免,可回看現在國內的各汽車企業,大家的互聯網化進度看起來都幾乎還沒有起步。

  傳統汽車行業是沒有互聯網服務基因的,而且由于傳統思維的禁錮,公司內人員知識和經驗結構的原因,想要轉型成功可謂難上加難。如果想要轉型成功就必須擁有壯士斷腕的勇氣。

  轉型建議:

  最好能夠成立新的獨立運營的公司。抽調優秀的汽車人才,去學習互聯網服務、智能化服務、LBS等服務;同時從國內的最好的幾家互聯網公司挖人組建專業的互聯網服務團隊,互聯網人也同時去學習汽車產品與服務。

  放權,減少管理,讓互聯網團隊和汽車團隊進行碰撞,去尋找新的互聯網時代的產品和用戶增長點。

  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對于傳統企業進行互聯網化服務的轉型我們幾乎沒有看到成功過的,更何況傳統汽車公司都是如此巨型的企業,還是國有控股。當然以上都是從市場角度來思考,政策方面不在我們的討論范圍。

  5.智能汽車生活及后服務

  我想對于大多數的市場參與者而言,他們更多的機會會在智能汽車生活和后服務上,就像現在在Android和蘋果上組建起來的生態那樣。畢竟造車不光是一個機會和能力的問題,更是一個資本的問題。現在的美國汽車市場4s店的利潤20%來自汽車銷售,80%來自售后服務,以后的汽車市場更會是這樣。汽車一旦接入網絡會催生大量的產品服務產生,我們的汽車生活也會更加多姿多彩,到了更進一步的無人駕駛時代,汽車的體驗就完全和汽車這個本體無關了,在汽車這個空間中將更會是一個服務的時代。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關鍵詞: 智能汽車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