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8051到Quark MCU內核的傳承
現階段,單個類別半導體出貨量(除存儲器外)最大的數字芯片是哪一種?現階段,應用最廣泛的核心處理芯片是哪類?成本最低的主處理芯片又是哪類?這些問題的答案想必大家并不陌生,MCU(過去叫單片機)是目前應用最廣出貨量最大的半導體數字芯片和主處理芯片。說到MCU或者過去的單片機,你最先想到的公司又會是哪個?
我想很多人會給出不同的答案,現在的MCU市場也可以稱得上百花齊放了。不過我想99%的人不會想到這個答案,Intel!記得前兩年,中國計算機學會嵌入式系統專業委員會和電子產品世界共同組織的討論上,回顧了單片機進入中國的20多年的歷史,其中所有人都提到一個耳熟能詳的名字,8051。到這里,我想很多學過微機原理的人馬上就會召喚回腦海里對當時這門課程最直觀的名詞回憶了。
回顧從單片機到MCU的發展歷史,8051算得上鼻祖,今天我們就回顧一下這段歷史。單片微型計算機簡稱為單片機,又稱為微型控制器,是微型計算機的一個重要分支。單片機是7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一種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芯片,是集成CPU、RAM、ROM、I/O接口和中斷系統于同一硅片上的器件。80年代以來,單片機發展迅速,各類新產品不斷涌現,出現了許多高性能新型型號,現已逐漸成為工廠自動化和各控制領域的支柱產業之一。最早最知名的單片機可以說就是8051了。
Intel公司于1980年推出的MCS-51奠定了嵌入式應用的單片微型計算機的經典體系結構,8051是一種8位元的單芯片微控制器,屬于MCS-51單芯片的一種,由英特爾公司于1981年制造。INTEL公司將MCS51的核心技術授權給了很多其它公司,所以有很多公司在做以8051為核心的單片機,相繼開發了功能更多、更強大的兼容產品。從商業模式的角度上看,這個時期的Intel對待8051算得上先出產品,后進行專利授權。在8051實現開放后,PHILIPS公司作為全球著名的電器商以其在電子應用系統的優勢,著力發展80C51的控制功能及外圍單元。將MCS-51的單片微型計算機迅速地推進到80C51的MCU時代,形成了可滿足大量嵌入式應用的單片機系列產品。
現如今,幾乎所有的電子產品中都離不開MCU,從最簡單的紅綠燈控制系統到最復雜的航天飛機各種控制方案,MCU正在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當然,現在的技術發展早就不是30年前的樣子,個性化的電子產品需求逐漸成為市場的主流,特別是面對可穿戴和物聯網的各種創新應用,傳統的MCU雖然依然是這個市場的主力,但是其架構在某些方面并不能完全符合物聯網和可穿戴應用的技術方案。
舉個簡單的例子,對很多可穿戴設備而言,無線連接和傳感器是兩個必不可少的功能,MCU對這兩個技術的支持程度就顯得更為重要。可以說,類比于30年前的工業控制電子化出現前的市場需求,作為技術演進過程中誕生的全新且市場潛力巨大的物聯網和可穿戴應用,呼喚著全新的MCU架構的誕生,從而來推動這兩個應用更快速更蓬勃的發展。
30年前,英特爾發布了8051,30年后,英特爾發布了Quark內核的MCU,同樣是可授權的架構,同樣是面向新應用的MCU產品,也許30年后Quark就如當初的8051一樣,創造出更廣闊的MCU應用價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