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變革最核心:高度無人駕駛智能汽車
當我走出家門口時候,一輛汽車已經停在我面前;當我靠近車門,接觸車門把手的時候,門自動開了。我打開門上車后,在操控面板上選擇了目的地,然后選擇了放松模式,隨后座椅會緩緩下降,調整至最舒服的休息狀態,副駕駛手套箱位置將翻起一塊大尺寸液晶顯示屏,我盡享娛樂。汽車則安全且高速得行駛起來,車外道路上很暢通,沒有紅綠燈的,沒有堵車,汽車高速穿越路口時也不會相撞,汽車之間直接溝通的,轉向、減速、加速等任何行為,都可提前預測、告知,并自行處理。警察、救護車的行進道路上,社會車輛會自動避讓。汽車送我到達目的后,汽車自動去到下個人面前繼續運輸。這就是人們理想中的未來汽車:高度智能化無人駕駛汽車。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608/295218.htm1886年世界上第一輛汽車誕生,至今已經130年了。近年來,汽車在信息時代科技浪潮的推動下,發展速度越來越快。未來汽車是什么樣的,有多智能,它不需要預測,未來汽車正在發生。無人駕駛智能汽車,應當是汽車變革的最核心內容。智能駕駛汽車看似很科幻,但其實汽車自動化、智能化過程貫穿整個汽車發展史,迄今為止人們已經實現了無人駕駛技術所需要的大部分功能。

1950年代,人們就開始了無人駕駛車輛的研究;
1953年,美國貝瑞特電子公司研制出全球第一臺自主導航車;
1958年克萊斯勒安裝巡航系統,使駕駛者不必太關心形式速度;
1980年代,美國開展了自主地面(AVL)項目,成功開發了一輛帶有8個輪子的無人駕駛機器人;
2002年至今,各種安全預警系統、行人警告系統在危險時發出警報;沃爾沃防疲勞系統,在儀表盤上安裝了一組紅外線傳感器。這組傳感器會不斷發出紅外線來偵測駕駛人的眼球動作,當發現駕駛人的眼皮下垂,或是眼睛正盯著非車道方向,計算機便會給予提醒,諸如發出警示聲響來警告駕駛員,從而降低行車事故的發生率。
2009年,谷歌啟動了對無人駕駛技術的研究。在14年5月的Code Conference科技大會上,谷歌拿出了自行開發的新產品——無人駕駛汽車,至今已行駛超過70萬公里。雖然谷歌的無人駕駛汽車還處于原型階段,不過即便如此,它依舊展示出了與眾不同的創新特性。
奧迪的無人駕駛系統將使用2個雷達探測器、8個高速傳感器和1個廣角攝像機來操控汽車。搭載奧迪無人駕駛系統的車型可以在交通擁擠的城市中啟停自如,轉向操作也十分靈活。在高速行駛中,它能夠及時根據前方車距來調整自己的速度。當前方出現險情時,奧迪無人駕駛車型能夠迅速反應、及時剎車。
智能地球計劃、高智能電腦華生(Watson),蘋果的新材料研發,各種新技術新傳感器的出現等等,無一不迅速推動著汽車的演化。

未來汽車會按照自動化的要求越來越智能,將人的思考和操作通過計算機的分析來執行,按照無線網絡、GPS導航、車載自動控制系統、路況分析系統、目的地鎖定的方式實現汽車一體化的操作。
未來的無人駕駛汽車通過數據中心的統一控制和運籌分配,可以將汽車閑置時間降到15%以內,從而用更少的汽車提供更快捷的服務。汽車智能化一直在向前推進,目前已經到了高級階段,并正在進入更深入、更全面的發展階段。也許十年或二十年之后人們會發現讓人開車是一件非常不可理喻的事情。用Google自動駕駛項目的負責人話說,”The fact that you are still driving is a bug,not a feature.(你仍在開車這件事是個錯誤,而不是功能)”
圍繞著汽車不變的主題就是:節能,環保,舒適,安全,方便……信息時代顛覆的不是汽車,而是汽車的孤立人工駕駛。如果說電動汽車是給汽車換了“心臟”的話,那么自動駕駛汽車就是汽車長了“腦袋”和“眼睛”。汽車智能化技術使汽車的操縱越來越簡單,把人從低級、繁瑣、持久的駕駛活動中解脫出來,動力性和經濟性越來越高,行駛安全性越來越好,實現安全便捷的交通,提高移動生活品質,勢在必然!這是未來汽車發展的趨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