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告魅族 我國芯片產業專利儲備待提升
近日,高通因侵犯3G和4G通信專利起訴魅族一事在業界引起廣泛熱議,芯片專利收費是二者產生矛盾的主要因素。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606/293233.htm其他芯片廠商規定,手機廠商只需向芯片商支付芯片價格的5%作為專利費,而高通卻向手機廠商索要整機價格的5%作為專利費。這樣,一臺3000元的智能手機高通就能收獲150元的暴利。雖然在中國反壟斷調查后,高通將芯片收費打了“65”折,但是其仍舊按整機價格作為標準,費用依舊高昂。
芯片進口依賴大 政策利好集成電路產業
芯片是一種電子元器件,又可稱為集成電路或半導體,對電子信息產業經濟和國家安全都有巨大作用。
我國是芯片消費大國,然而本土芯片僅能滿足國內IT行業20%的市場,多數芯片需要從國外進口,我國集成電路產業薄弱,亟待改善。
因此,近年我國政策頻繁利好集成電路產業,開始本土“強芯”。
2014年,我國出臺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同時又成立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即大基金),2015年,《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將集成電路產業列入重點發展產業名單,近期,財政部又下發了關于軟件和集成電路產業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
集成電路市場迅速打開 產業規模不斷壯大
政策利好下,我國集成電路市場迅速打開,產業規模也不斷發展。
產業鏈上,集成電路產業有上中下游三大環節。其中,上游是芯片設計環節,我國有海思、展訊等公司;中游是制造環節,中芯國際、振華科技是代表;下游是封裝測試環節,我國有長電科技、華天科技等。
產業聚集區方面,我國已經有長三角、環渤海、珠三角三大集成電路產業聚集區域,這三大區域集成電路產業規模銷售收入占全國整個產業規模的90%以上。
市場方面,中國芯片在全球取得了逆勢發展的成績。
2015年全球集成電路市場下滑,當年市場銷售額為3352億美元,同比下降了0.2%,智能手機增速變緩以及PC市場萎靡是主要原因。盡管中國也受到這兩大因素干擾,但中國集成電路市場規模在2015年仍舊保持較快增長。

2013年我國集成電路市場銷售額約為916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1%;2014年銷售額突破萬億元,達10393.1億元,同比增長13.4%;2015年集成電路銷售額為11024億元,同比增長6.1%。

規模與技術瓶頸 集成電路產業趨勢預測
與國外集成電路產業相比,我國集成電路還存在產業規模小、核心技術不強的劣勢。因此,產業進一步發展需要擴大規模,提高技術。
筆者認為,對內整合、對外并購是集成電路產業擴大規模、提高核心技術的“捷徑”,在未來這兩大現象將成為產業發展主流。
2014年9月,國家組織多個企業設立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開始積極幫助國內企業進行投資兼并活動。2014年12月底,在產業投資基金的幫助下,長電科技和淡馬錫簽訂協議,宣布以7.8億美元收購全球第四大芯片封測廠商新加坡星科金朋的全部股權,這是目前國內集成電路企業出海收購的最大手筆。
今年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主旋律仍將是兼并重組,并且在數量和金額上將有所突破。目前正在醞釀的海外并購案不會少于2015年,可能會有幾個相當大額的并購。除了海外并購,對內整合也同樣是產業今后發展的方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