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省掉6萬工人 富士康用了多少機器人?
編者按:科技帶來的勞動解放讓人歡呼雀躍,但問題是,解放之后我們能干什么?畢竟比起科技進步帶來的喜悅,失業工人大軍不斷壯大的社會憂患才是迫在眉睫的。
5月25日消息,據外媒綜合報道,江蘇省昆山市是中國主要電子產品制造中心之一,這里正加快電子行業戰略轉型,但這個過程可能令數百萬人失去工作。蘋果公司代工企業富士康近來解雇了昆山工廠中的6萬名工人,并用機器人取代他們,以此降低勞動力成本。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605/291829.htm昆山市正大量吸引臺企投資,并從1年多前開始改變增長戰略,通過用機器人取代工人和鼓勵創業加速增長。包括富士康在內的35家臺企僅去年就投資6.1億美元用于人工智能研發。昆山市政府表示,通過引入機器人,富士康將昆山工廠的工人數量從11萬減少到5萬,成功降低了勞動力成本。更多公司可能跟隨其腳步。
昆山市政府調查顯示,多達600家企業已經計劃在不久的將來引入機器工人。昆山共有4800家臺灣企業,占其GDP的60%以上。如果自動化計劃進展順利,可能迫使250萬人失業。
在昆山制造業發展最為強盛的時期,每年可出產1.2億臺筆記本電腦。但是隨著需求減少,目前產量僅有5100萬臺。不過,智能手機制造業正嘗 在某種程度上填補這部分空缺,去年產量約為2000萬部。

用機器人“消滅”人類
在招工荒、員工跳樓潮、工人待遇抗議等人力管理壓力下,富士康一直渴望使用機器人取代人力。現在,他們走出了最關鍵的第一步。
早在 2012 年郭臺銘在出席臺北動物園富士康年會時就表示,富士康擁有超過 100 萬員工,人類也是動物,如何管理這 100 萬動物讓他很是頭疼。
當時的富士康正因為連續的員工跳樓事件成為輿論中心,盡管富士康事后有多次的解釋和道歉,但郭臺銘的這番話顯然在最致命的時刻加固了富士康“血汗工廠”的印象。而郭臺銘對減少人力依賴的渴求也可見一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