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錢的醫械公司遭甩賣 華潤徹底退出醫械業務
年營收1.4億元,凈利潤1700萬元,這樣的賺錢能力放在醫療器械行業里算是不錯的了,但是這樣一家公司的股權卻要被賣掉。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605/291704.htm5月21日,上市公司東阿阿膠(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發布了《關于轉讓東阿阿膠阿華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股權的公告》,稱按照公司聚焦補血、滋補、保健業務的發展戰略,擬轉讓旗下參股36%的東阿阿膠阿華醫療器械有限公司(下稱“阿華醫療器械”)股權,轉讓金額為2958.5088萬元。
要賣掉的并非不良資產
據悉,阿華醫療器械創始于1987年,于2000年4月由東阿阿膠重組,新成立的公司注冊資本333.33萬元,法人代表為東阿阿膠董事長秦玉峰。目前,公司主營業務是玻璃體溫計、電子體溫計、電子血壓計、血糖儀、醫用膏藥、醫用橡皮膏的生產與銷售,東阿阿膠持股比例為36%。
據公告,阿華醫療器械2015年營業收入為1.4266億元,營業利潤2209萬元,凈利潤1691萬元;資產總額1億元,負債總額6408萬元,凈資產3714萬元。
而從2014年和2013年的財務數據來看,公司營收狀況亦是良好。

在阿華醫療器械的主營產品中,包括體溫計。公司還是國內排在前列的體溫計生產企業之一,其“東岳”牌體溫計曾被評為“2015年體溫計十大品牌”,與歐姆龍、魚躍、西鐵城等并列。
官網介紹,公司是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玻璃體溫計專業委員會理事長單位,玻璃體溫計產銷量居國內外首位。無汞體溫計是公司研制的專利產品,國內首家取得醫療器械生產許可,技術水平國內領先。快速電子體溫計研制取得突破性進展,實現了10秒測溫。
此外,公司開發生產的“阿華”牌麝香壯骨膏、關節止痛膏等產品自投放市場以來,暢銷山東、北京、遼寧等20余個省市地區。
這本是一家產品暢銷、盈利能力強的醫療器械生產企業。
如此優質的資產,上市公司為何非要賣掉呢?
東阿阿膠在公告中稱,通過此次交易,實現非主業退出,優化調整公司產業結構,將進一步聚焦補血、滋補、保健業務,更有利于主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說白了,阿華醫療器械資產再優質,對于東阿阿膠來說,那也只是零頭,是毛毛雨。作為國人都耳熟能詳的知名品牌,東阿阿膠在2015年營業收入達到54.5億元,歸母凈利潤16.25億元,同比增長19%。阿華醫療器械的1.43億營收,占比極小的。
而且在2011年時,東阿阿膠的營業收入還只是27.59億元,凈利潤8.56億元。4年時間,全部翻了倍。阿華醫療器械雖然也不賴,從2011年的營收 8922.48萬元,增長到了2015年1.43億元,但是增幅還是沒趕上母公司水平的。
對東阿阿膠來說,賣掉阿華醫療器械也還真不能說是的一時心血來潮。實際上早在2010年初的時候,東阿阿膠就曾在北京市產交所掛出一則轉讓信息,也是要轉讓阿華醫療器械的股權。當時,東阿阿膠還手握阿華醫療器械60%的股權,算是第一大股東,也是控股股東了。
彼時的掛牌價格為1684.422萬元。轉讓的原因,與此時一模一樣,非主業退出。但是據當時的公開報道,東阿阿膠方面詳細解釋是,阿華醫療器械在其控股股東華潤總公司的整體戰略上,屬于要東阿阿膠退出的范圍。阿華醫療器械的主要產品體溫計中含有的汞是高污染產品,不利于環保,也背離國際上的發展趨勢,所以想趁效益好的時候早早轉讓。
后來不知因何具體原因,沒轉讓出去,阿華醫療器械還研制出了自家專利產品——無汞體溫計。但是東阿阿膠轉讓的決心明顯沒變。
在2013年下半年,阿華醫療器械進行了一次增資擴股,東阿阿膠對阿華醫療的持股比例也由60%稀釋到了36%,不再控股了。有財經類媒體推算,新股東增資阿華醫療器械的成本為2096.17萬元。
如今的阿華醫療器械持股比例如下:

這一次轉讓股權,根據公告情況,是公開掛牌出讓,股權轉讓交易對方為社會投資者,所以具體投資方尚無法確定。
華潤徹底退出醫療器械業務
不過不管誰會買去,背后的邏輯卻應該是一樣的:國內醫藥大鱷——華潤醫藥徹底退出醫療器械業務。
2011年12月,華潤收購北京醫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49%股權,加上此前已持有的51%股份,華潤完成了對北藥的整體收購。順理成章,北藥旗下的萬東醫療也改朝換代成為龐大華潤系一員。華潤萬東加上之前收購的上械集團,也一起構成了華潤醫藥麾下的“醫療器械”板塊。
兩年多以后,不管是華潤萬東,還是上械集團,卻都被華潤賣掉了。當時,華潤的解釋就是“戰略性退出醫療器械業務”,與賣掉阿華醫療器械原因又一致。
被華潤賣掉的反而過更好?
華潤的整合不達預期,迫不及待賣掉醫療器械業務,但是似乎被他賣掉的反而過得更好。
接手上械集團和華潤萬東的均是江蘇魚躍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魚躍科技”),后來魚躍科技又把上械集團轉手給了自己的控股子公司江蘇魚躍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魚躍醫療”)。
在魚躍的手上,經過整合后,不管是上械集團還是華潤萬東,都可以說是效果明顯,收獲頗多。
華潤萬東去年實現營業收入81,822萬元,同比增長10.59%,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030萬元,同比大增56.68%。經營指標在持續多年徘徊不前后取得突破,今年的營收目標是10億元。而且,其“萬里云”項目還引入了戰略投資者阿里健康,獲得后者金額達2.25億的25%股份認購。借助阿里的互聯網+平臺,有望在遠程醫學影像領域贏得大發展。
上械集團并入魚躍醫療之后,亦已在今年一季度實現凈利潤1200萬元,全年有望貢獻利潤7000-9000萬元。而且上械集團還未魚躍醫療向醫用耗材領域進軍提供了優質產品和渠道資源。
至少從目前來看,這兩家醫療器械公司比在華潤手上過得要更好。所以,并不見得背靠大樹一定更好乘涼。醫療器械行業也一樣,有人看好,有人看衰,但他依然是個高毛利行業,前景值得期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