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直擊:全球六大3D打印知名企業經營現狀
EOS全面“逆襲” AM工廠全球擴張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605/291293.htm作為響當當的德國制造,EOS以其專注,穩健的發展而聞名世界。國際上兩大巨頭都在走下坡路,而EOS卻恰恰相反。據悉,2016年5月4日,領先的工業級3D打印機生產商EOS舉行了隆重的剪彩儀式,以慶祝該公司美國德克薩斯州Pflugerville的最新一家增材制造(AM)工廠開業。種種跡象表明,EOS正在進行全球擴張!
據悉,在Pflugerville的這家工廠的主要功能是為EOS日益增長的北美市場提供更多的服務和支持。2015財年,EOS在北美市場的銷售已經超過1億美元。據了解,這家新成立的工廠將包括一個創新實驗室(iLab),在這里EOS的應用工程師可以跟客戶直接互動;一個陳列著該公司全線增材制造系統的展廳;以及一個AM風投部門,幫助把初創公司的想法變為現實。

在不久之前,EOS公司宣布已經在全球銷售了超過2100套增材制造系統。而且,自從2001年首次在美國開設分支機構以來,至今EOS已在北美擁有超過100名員工,以及30名現場服務工程師。Pflugerville工廠一開始將會擁有大約30名員工,預計在未來兩年內這一數字將翻倍。此外,EOS Materials,也被稱為 Advanced Laser Materials(ALM),仍將留在德州的Temple。這家子公司主要致力于生產可用于EOS系統和其它AM技術的聚合物粉末。而EOS在北美地區的另外一個重要區域中心是在密歇根州的Novi。未來該公司還計劃進一步向波士頓和北加利福尼亞地區擴展。
業內知名材料企業Graphene 3D Lab季度營收增長354%
紐約3D打印耗材廠商Graphene 3D Lab日前公布了公司季度營收,截止2016年2月29日,公司季度營收相比截止2015年11月30日的季度營收增長了354%。該季度營收大幅度增長也進一步說明了3D打印技術以及各種耗材的上升潛力和適用性。該公司最近以來在投資界進行了不少動作,包括新推出的尼龍3D打印線材;以及成立工業材料事業部,旨在生產高容量石墨烯注入聚合物,用于汽車、機器人、無人機、航空航天以及軍工等行業。最新事業部門的推出標志著公司最近進行的第三個舉措,其他兩項舉措包括通過Graphene Supermarket進行石墨烯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以及開發出高質量石墨烯3D打印耗材。

如上所述,Grahpene 3D Lab公司季度營收增長了354%;也就是說公司營收從截止2015年11月底的58369美元增長至2016年2月29日的26.5271萬美元。除了公司卓越的市場表現,該3D打印耗材公司還宣布將繼續與某未具名世界財富500強上市企業合作進一步加強研發。
所有這一切都表明Graphene 3D Lab公司無論是在創新耗材還是技術或是利潤等方面都在不斷強勢崛起。為了進一步強調這一點,公司目前正在進行六項美國專利的申請審批,公司產品已經出售給了幾乎全球每個財富500強技術公司以及幾乎所有主要研究型大學。主要客戶包括美國航空航天局、惠普、福特汽車公司、通用電氣、蘋果、施樂、三星、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以及耶魯大學和斯坦福大學等。
金屬3D打印機廠商SLM Solutions:首季收入同比增長63%
德國SLM Solutions是世界最知名的金屬3D打印機制造商之一,自2014年在德國法蘭克福上市以來發展勢頭一直不錯。據了解,截止當前,該公司股價為25.5歐元,已增長超過30%,市值則超過了4.5億歐元(約合33億人民幣)。近日,該公司發布了2016年第一季度財務報告,顯示它們迅猛的增長勢頭依舊在延續。
這份報告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SLM在2016年第一季度的漲幅達到了驚人的63%,從850萬歐元(約合6302萬人民幣)提高到了1380萬歐元(約合1.02億人民幣)。這主要是因為金屬3D打印機的訂單數量從17臺增長到了25臺,而這些機器都十分昂貴(幾十萬甚至上百萬歐元)。其中,機器的銷售收入從690萬歐元提高到了1180萬歐元,售后則收入從150萬歐元提高到了200萬歐元。考慮到如此強勢的表現和銷售的季節性,SLM管理層重申了公司的戰略方針并預計2016年全年收入將會達到8500萬-9000萬歐元(約6.3億-6.6億人民幣)。同時,這份報告還指出,SLM的企業價值倍數(EBITDA,未計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的利潤,歐美公司常用的估值指標)也將有望大幅提高 — 這個數字在2015年是810萬歐元,今年則可能突破1000萬歐元。
最后,這份報告還提到了該公司這段時間的一些其它重要舉措,比如他們已經正式進入了3D打印粉末材料市場,以及與奧地利軟件公司CADS達成了戰略合作等。這家公司在2016年2月剛剛成立,致力于開發令普通用戶和專業人士都更易使用的3D設計軟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