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業界動態 > 耳朵識別技術可強化手機安全性

耳朵識別技術可強化手機安全性

作者: 時間:2016-05-17 來源:DIGITIMES 收藏

  技術出現新花招,除了人盡皆知的指紋,以及較新的眼睛虹膜及肢體末端靜脈技術外,現在又多了以耳朵特性認證的技術,適合需接觸耳朵的手機應用,在智慧型手機當道的現在,發展潛能相當的大。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605/291188.htm

  由聲音相關技術同業組成的日本音響學會(ASJ),在2016年3月9~11日的年度會議中,公開了由日本電機大廠NEC,與國立大學長岡技術科學大學合作的研究成果,可利用耳機發聲在耳內的回波,在1秒內測定耳洞內部形狀,精度可達99%,已達足以應用在不同人類識別的程度。

  而且靠耳機識別不同于指紋等識別方式之處,在于指紋識別或虹膜識別,僅限于手或眼睛讓機器掃描的那1秒內,而耳機發出聲波在耳內的回聲識別,只要掛著耳機便可應用,不致于誤判后無法再度識別,釀出無法挽回的后果,相當適合在重要警備環境應用。

  而樂器廠山葉(Yamaha)早在2008年便提出類似的專利申請,從外耳與內耳的聲音回波判定是否手機主人,雖然不知道該公司技術精度如何,但山葉有注意到該技術是事實。

  除了利用耳朵內形狀的識別外,耳朵外部形狀也是人人不同,因此美國專門從事生次識別技術的Descartes Biometrics公司,便推出耳朵解鎖用手機App,Ergo Lock Screen,只要手機貼耳,讓觸控熒幕確認外耳形狀與用力方式是手機主人獨有,便可解鎖。

  利用人身上特征進行識別的技術,雖古已有之,但要到發現指紋特性可用以精確分類,同時具有重復性相當低的優點后,才算有可靠的技術,也才會有接下來的虹膜與靜脈血管識別技術的發展。

  但是這些技術都是利用光學系統識別,肉眼可見,近年來駭客已發展出利用印表機復制指紋之類的技術,用以破解這些生物識別技術,指紋識別已告破功,虹膜與靜脈血管識別可能稍晚也會找到有效的破解法,生物識別技術想保住無法破解的美名,時間只怕不長。

  但技術有利用聲波與光學的方式,如Descartes Biometrics正發展的另一項技術,就是利用攝影機拍攝人耳后,進行形狀識別的技術,這種方式若與耳朵回音識別技術混合應用,破解難度將大幅增加。

  而且很多人的耳朵平常是罩在耳機內或遮在長發下,不像指紋或虹膜平常暴露在外,很多意義上破解更難,再與現有的生物識別技術混搭,想被破解又要多花不少時間。至于技術將以何種方式最早普及,則有待后續觀察。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