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米黃汪揭秘小米智能手表團隊 千萬銷量這樣煉成
本月初,記者曾與華米科技創始人黃汪進行了一番面對面的交流——在創造了1850萬只手環銷量記錄后,其首次對外透露小米手表與華米在智能醫療領域的全新戰略布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604/290178.htm昨晚,這位國內智能穿戴領域最早且最成功的創業者作為嘉賓,參與到了線上分享活動創課之中。在長達兩小時的主題分享與社群對話過程中,黃汪就大家普遍關注的穿戴市場發展瓶頸、市場機遇、智能醫療等話題表達了見解,并針對硬件創業面臨的產品迭代、設計落地、供應鏈管理、獲取用戶等常見痛點分享了自己的實戰經驗。
對于從業者和市場的觀察者來說,相當具有趨勢性和指導意義。

如何跨越千萬銷量,成為消費級產品?
“2014年7月22日小米手環正式亮相,3個半月后銷量破百萬;2015年3月單月出貨量達到百萬,9月出貨量突破1000萬;今年3月份,華米出品的手環銷量超過1850萬。”黃汪列舉的這組數據直觀地展示了華米團隊的戰績。
在數字背后,作為這支國內手環最大出貨量團隊——華米的掌舵人,黃汪也向我們透露了四次創業生涯中更多不為人知的經驗與心得。
在創立華米科技前,黃汪曾操盤了智器平板電腦(包括閱讀App與線上雜志商城)和ZWATCH智能手表等項目,而后者團隊中的核心人員也一直跟隨著黃汪進行了華米的再創業。此后,黃汪為進行手表研發,特挖來了谷歌Android Auto、Android藍牙等技術的研發團隊,現在的首席設計師就曾參與過GoPro Hero 4、Nest等重要產品的開發。
據黃汪介紹,目前華米科技的研發團隊分布在硅谷、北京和合肥三地,而現在位于合肥的團隊相互之間已共事超過10年,其是國內最早一批做嵌入式Linux的研發者;而華米的工業設計團隊,則集中在硅谷。
從工業設計到產品最終落地,黃汪表示其推進的困難在于“中國老板的三大毛病”:
1、對工業設計喜歡“畫龍點睛”,以為自己比設計師牛,結果是狗尾續貂;
2、無視ID,山寨就好,賺錢要快。而工業設計是一個需要耐心、需要大量資源投入的領域;
3、總想請一個高大上的“大師”來做設計,以為這樣就能出高顏值產品。
而黃汪自己的做法是“給予工業設計團隊無條件的信賴和支持”。
除去優秀團隊的支持,黃汪認為小米手環獲得成功的關鍵在于:
1、待機時長的打破業界“7天”瓶頸,為用戶建立使用習慣提供基礎;
2、良好的量產把控與供應鏈管理能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