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業界動態 > 格力手機背后的故事:智能家居戰略

格力手機背后的故事:智能家居戰略

作者: 時間:2016-04-12 來源:搜狐 收藏

  近日,坊間傳出了和高通簽署了專利授權協議,筆者仔細查證了一番之后發現具體情況應該是旗下的珠海Ewpe信息科技公司和高通簽署的專利協議,這也意味著將可以在中國出售使用3G/4G LTE網絡的手機產品。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604/289522.htm

  格力作為一家傳統的白電企業巨頭,和手機擦上邊還得追溯到“董小姐”在2013年雙十二央視頒獎典禮上和小米創始人雷軍的一次不得不說的10億元驚天豪賭。

  除了“賭資”本身看點之外,這兩者更是代表了兩個不同陣營之間的較量:傳統工業VS互聯網經濟。

  盡管“董小姐”在各個場合都表示信心滿滿,格力必勝!但是面對整個互聯網大潮,格力顯然不想錯過這班車。做手機在筆者看來是格力的戰術,而手機背后的格局才是格力的整個戰略考量。

  

格力手機背后的故事:智能家居戰略

 

  傳統白電的的弱勢

  近年來,白電行業的競爭愈發激烈,尤其是在2015年被稱作是白電行業最慘烈的一年。2015年前三季度,白電行業除了美的系的美的集團和小天鵝雙雙實現營收凈利雙增長之外,包括格力、海爾、美菱、海信科龍紛紛陷入營收增長的下滑困境中。

  

格力手機背后的故事:智能家居戰略

 

  而格力更是出現自上市以來的第二次營收增長下滑,上一次還是2009年金融危機期間。

  白電行業目前的困境無非是受到了國內整體經濟放緩的影響,另外包括冰箱空調等制冷白電屬于耐耗品,每個家庭一般用上五六年都不是問題,所以也抑制了整個市場的新生需求。

  在出口方面,根據海關總署2015年的統計三大白電產品出口額均是同比下降。其中家用電冰箱累計出口2398.63萬臺,同比上升4.8%,消化了較多庫存,出口額33.6億美元,同比下降2.7%。空調及洗衣機則出口量額齊跌,洗衣機累計出口2115.03萬臺,同比下降4.9%,出口額35.2億美元,同比下降7.0%。

  不同于美的和海爾的是,格力是一家業務非常單一的傳統白電廠商,空調業務占據了格力總收入的95%,空調業務的好壞幾乎就能決定格力集團的整體業務表現。

  生產手機是戰術考慮

  面對單一業務帶來的巨大風險,格力有必要給自己需要另一條支柱產業。目前格力已經涉足房地產、裝備制造、小家電等等行業,但是小家電和房地產目前已經過了黃金時期,而裝備制造需要的是技術實踐積累,格力目前的裝備制造僅僅是滿足自己的生產需要,距離規模效益還很遠。

  而格力之所以生產手機,筆者認為這和小米的刺激分不開,即便是董明珠曾在各個場合嘲諷小米,但是這其中卻讓人感受到了一股淡淡的酸意,畢竟依靠互聯網小米在短短的五六年時間就相當于再造了一個格力。

  

格力手機背后的故事:智能家居戰略

 

  格力進軍手機行業實屬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從手機制造環節來說,中國有著全球最成熟的產業鏈,尤其是以富士康為首的手機生產組裝、以龍旗、德信無線為首的手機設計以及數不清的上游配套產業,讓生產手機已經不再是一個技術活,更像是一個產業鏈的資源整合考驗。

  坐擁全球手機產業鏈的中心,格力想要生產手機必然是輕松至極。而手機作為快消電子品,能夠很好地補充空調的作為耐用品的缺陷。格力和它的董小姐早就對手機行業垂涎已久,和高通簽署專利協議說明“狼真的要來了”。

  格力手機背后的故事:戰略

  不知道大家是否記得當年小米和美的“手牽手”時的情景,董小姐立馬就不爽了,稱美的是“小偷”,對于格力和美的這兩個白電界的“撕逼小能手”筆者就不過多描述了,但是美的投靠小米必然有著其目的所在。

  美的的目的是什么呢?當然是為了抓住的順風車,這不是,小米早就和美的在2015推出了“i青春”智能空調。這款空調可以通過手機進行操控擁有“快速連接”、“快速操控”及“一手控制”等功能。另外該空調還可以結合小米手環實現回家后自動開機、入睡后自動進入睡眠模式等。算是美的和小米的第一次嘗試吧。

  

格力手機背后的故事:智能家居戰略

 

  早在2014年,蘋果就推出了平臺HomeKit、谷歌收購了Nest(智能家居公司)、海爾聯手阿里魅族,三星LG也分別推出了自家的智能家居平臺,可見智能家居已經逐漸成為未來白電行業的發展趨勢。

  但是唯獨格力在這一波智能家居風潮中落后了,以董明珠的強勢來看,依附于某一家互聯網公司顯然非其所愿,而手機已經成為公認的智能家居生態的互聯中心,其打通了人與智能家居生態溝通物理界限。是傳統白電企業不得不走的一條路。

  所以這樣看來,格力手機需要做的不僅僅是為格力塑造一個現金奶牛的角色,更是格力未來自主智能家居戰略的寄托。但是格力作為一家傳統的硬件制造企業,要想學會這一套智能家居的玩法還很困難,無論是從智能家居的平臺搭建、硬件的兼容程度、互聯互通效果等角度來看,格力都不具備互聯網企業的優勢。

  從玩票心態爆出格力一代手機,到現在和高通簽署專利授權協議,這之間不過短短的一年時間。董小姐似乎要玩真的了。隨著傳統白電行業遇冷,未來的智能家居行業或將因為這些巨頭的加入變得更加熱鬧了吧。這必然會面臨這整個行業的勢力范圍的重新劃分,到底格力能走到哪一步呢,我們拭目以待吧。

  最后想問一句:董小姐,打算在未來的格力手機上內置幾張“簽名照”呢?



關鍵詞: 格力 智能家居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