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的智能家居究竟遇到了什么問題?
出于對未來發展的考慮,公開指責前公司不是大多數人會做的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604/289137.htm不過最近Google旗下的Nest智能硬件業務成了靶子。開火者是前Dropcam CEO Greg Duffy,他在2014年6月以5.55億美元的高價將創辦還不到五年的智能攝像頭公司Dropcam賣給了Google。

前Dropcam CEO Greg Duffy 圖片版權:Jim Wilson/The New York Times
在博客平臺Medium上的一封題為The Dropcam Team的公開信里,Duffy寫道:
我不能公布Dropcam的營收數據,但是,如果你只有100人的Dropcam小團隊獲得的收入占整個Alphabet公司“其他投資”的比例。你會發現,Nest本身的業務并不好看。所以,如果Fadell想要堅持他的這項聲明的話,我就請他公布完整的財務數據(不過我猜他不會這么做)。
近50位Dropcam員工選擇離開,是因為他們感到自己創造偉大產品的能力正在被磨掉。我們都在大公司待過,知道這種地方一般很難快起來。但這里不是一般的問題,總共1200人的團隊、近乎無限的預算下,Nest公司長期沒有新品產出就是很好的證據。根據LinkedIn的數據,目前已經有將近500人從Nest離開,這說明我們(Dropcam)并不是Nest里面唯一抓狂的團隊。

Nest在收購Dropcam后推出的新品Nest Cam,跟Dropcam的產品幾乎相同
Duffy的憤怒來自Google Nest業務負責人Tony Fadell。Fadell最近接受科技媒體The Information采訪時說,Nest大量人員離職是收購的原因。他說有半數Dropcam團隊成員(50人)離職,因為“很不幸的是他們沒有太多經驗。”
Nest在2010年創辦時,所有媒體的目光都在聯合創始人Tony Fadell身上,這也讓Nest在一開始就自帶“明星創業公司”的光環。作為iPod之父、iPhone硬件負責人,Tony Fadell在推出第一款恒溫器產品時這么說的:“我們做了世界上第一款學習型的恒溫器——一款為使用iPhone的一代人群打造的恒溫器。”
2014年年初,Google以32億美元收購了Nest。之后Nest的定位便是建成一個平臺——以Nest為中心,讓其它智能家電與Nest連接起來。
2014年7月,Google的智能家居平臺發布后,很快獲得了智能手環Jawbone、惠而浦電器,乃至奔馳汽車等合作伙伴。
但Nest的漂亮業績就到此為止了。到2016年年初的CES消費電子展上,Nest智能家居平臺已經沒有新的消息。已經宣布合作的公司也沒有再推出更多產品。
根據The Information此前的報道,Nest公司在最近一年內流失了70位員工,占總員工人數的7%;新產品的研發也進入了停滯期,過去幾年都在更新舊產品線;此外,2014年的銷售數據也沒有達到預期。
這對于Nest的CEO Tony Fadell是很大的壓力。隨著去年Google宣布改組為Alphabet,Nest成為一個獨立公司,在公司的商業模式和盈利方面獲得的壓力比以往多不少。

Tony Fadell 圖片來自:TheVerge
Nest公司CEO Tony Fadell辯稱這些員工多數都是非Nest團隊,而是來自Google或收購來的智能攝像頭Dropcam的團隊,這也是引發此次沖突的導火索。
另一方面,許多信源告訴The Information,Fadell對于新功能的、新設計的過度追求是導致新產品研發停滯的部分原因。Greg Duffy在離開Nest公司時稱Fadell管理的Nest是“暴君統治的官僚機制”。在這篇文章發布前一天,Duffy已經在Twitter上說Fadell應該了解一下什么是“皇帝的新衣”。
在2011年,Google已經嘗試過Android@Home,試圖建立基于Android系統的智能家居平臺,但發布后便再沒有聲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