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V身影無處不在:加速5G時代來臨
通信行業的開年盛會MWC 2016(下稱“巴展”)已經過去了段時間。展會上智能終端包括智能手機、虛擬現實設備等,總能吸引更多消費者的注意力;但從行業角度看,5G、NFV和物聯網,則是本次巴展的核心,代表了通信業的未來發展方向。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603/288957.htm這三者其實是相互關聯的。物聯網將帶來全新的商業模式,5G是萬物互聯的物理基礎,NFV則是變革運營商DNA的關鍵性技術,也是5G網絡規模部署的突破口。本次巴展上中國一改追隨者的形象,成為新一輪網絡革命的急先鋒,5G未來NFV已來。
NFV身影無處不在
在大會前夕,Gartner研究總監Martina Kurth解釋了為何SDN/NFV會成為熱點話題:現有網絡基礎設施可支撐千萬人溝通,但不能支持實時溝通的數十億物聯網設備,運營商需要構建更加靈活的網絡基礎設施。
要構建這張新網絡,就必須要打破過去那種基于專用硬件的煙囪式系統架構,而SDN/NFV恰恰能夠通過軟硬件解耦和網絡能力池化,來幫助運營商提高新業務上線速度,降低網絡成本的同時,擺脫供應商鎖定。
本次巴展上,包括華為、中興、愛立信、諾基亞等大型通信設備商均重點展示了SDN/NFV產品線,HPE、DELL、Brocade等國外軟件提供商也在展臺露出了醒目的NFV標志。底層廠商英特爾更“夸張”,其開放式的大展臺有一半用于展示NFV相關技術和應用,這也是英特爾過去幾年來積極推動NFV生態鏈成熟的一部分。事實上,從PC到數據中心再到通信網絡,英特爾正在用開源、開放的理念,重新定義網絡市場。
運營商作為網絡所有者和投資者,其態度決定了NFV的實際應用進度。在巴展上我們還可以看到,西班牙電信、法國電信、德國電信、中國移動等主流運營商均在展臺演示了NFV應用。
NFV將成為5G必需品
傳統的移動通信正因為網絡需求的變化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連接不再是一切,計算、分析、數據處理能力以及網絡彈性成為了未來網絡的主要需求。
在逐漸到來的5G時代,這樣的趨勢將更加明顯。5G網絡的需求多樣,并且應用場景非常廣泛,不能像原來那樣基于軟硬件高度耦合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未來的5G網絡肯定要支持網絡切片,滿足多樣化的需求,而要實現這一點,就必須引入NFV技術,采用通用處理器構建資源池的方式實現軟硬件的解耦合。
正如英特爾平臺工程事業部副總裁Asha Keddy所說的,NFV將成為5G的必需品。因為,當前的英特爾,不再僅僅強調計算,更強調智能和互聯,它要在萬物互聯的IoT時代,扮演更關鍵的角色。
眾所周知,5G是個非常復雜的系統性創新,不僅在無線接入技術領域,在網絡系統架構方面的演進也同樣重要,單純依靠一個廠商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在此次展會上,無論是英特爾這樣的底層芯片廠商,愛立信、諾基亞等電信設備商、還是KT、SK、Verizon等電信運營商,或亦是LG等終端廠商,大家已經聯合起來,開展了有關5G研發與產品解決方案合作,這些合作也讓完整的5G生態系統有機的結合在一起。
標準化進程再進一步
正如上文所言,無論是SDN/NFV還是5G,都得到了整個ICT行業的高度關注,不但運營商和傳統電信設備制造商予以關注,很多傳統的IT和應用軟件廠商也對此趨之若鶩。不同的產業陣營和成長路徑,也就決定了眾玩家之間不同的利益訴求,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互操作和標準化就成為了業界關注的焦點。
在本次展會上,集成了Telefónica OpenMANO的全新開源社區MANO(OSM)正式成立,參與者包括RIFT.io、Canonical、BT、Intel (英特爾)、Mirantis、Telekom Austria、Telenor、SK Telecom、Sprint等NFV產業鏈成員。
作為底層廠商,英特爾同時也是中國移動的Open O項目的核心支持者。本次巴展上,中國移動、Linux基金會等十幾家合作伙伴共同宣布OPEN-O在Linux基金會立項倡議成立。
此次演示的OPEN-O 開源網絡編排協同器解決方案融合英特爾開放式網絡平臺和EPA技術,并加入業務功能鏈的能力,彌補了其缺乏端到端網絡業務編排和多廠家虛擬網絡功能管理以及多種信息模型兼容的問題,證明了移動網絡基于NFV基礎架構和Gi-LAN智能業務鏈的部署模式的技術可行性。
作為全球最大的移動運營商,中國移動副總裁李正茂在出席成立儀式時表示:“電信4.0時代是IT和CT全面融合的時代。電信4.0依賴NFV和SDN作為核心技術促進業務的自動靈活部署,SDN編排器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中國移動愿意和所有合作伙伴一起打造健康的產業生態系統,促進SDN/NFV加快成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