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跨時代意義物聯網之年
新年伊始,全球頂級的物聯網資深顧問對今年的行業發展做了樂觀的預測——2016,有望成為頗具有跨時代意義物聯網之年。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601/286419.htm
來年的物聯網行業預測如下所列,這份結果來自于M家研究所市場頂級分析師團隊的指導意見。盡管如此,我們仍堅持批判地、包容地、實事求是地接受和看待,否則這些數據將失去意義。無疑下列很多細節事件或許不會發生,但大數據給我們更重要的信息是更廣泛的趨勢預測,這將使我們更有信心。
至少有一家財富500強中的企業會基于物聯網產生的大數據而從根本上改變估值,或擔保、交易其資產
我們都聽說過“服務化轉型”這個詞了,即公司從單純的出售產品到出售服務的這樣一個角色轉換的能力。在2016年我期待著服務化轉型的效應將會波及公司金融范圍。我們將會感受到新型物聯網經濟的第一次心跳,試想一下,不動資產監控意味著對風險評估的根本性改變,對保險行業具有實質性意義。新型物聯網經濟這一概念將會是我所的年度循環主題,將會被反復和重新定義,鑒于此年末方能出一份更加豐滿的戰略報告。
至少有一家財富500強中的企業會指派“首席物聯官”的職位
過去幾年中我們持續看到公司對物聯網的重要程度有了不斷提升的認識。沒錯,我們為此成立的持續專研項目叫做Enterprise IoT,企業物聯網。有一件明確的認識是,要想真正驅動公司內在的轉型物聯網創造力,一定需要c級行政推動。但是,多數情況下想以此突破,必需公司在商業運營方面做出一個根本轉變。這一切少不了來自公司頂層的壓力,而且在某種程度上也需要成本和收益方面的關鍵利益相關者參與,實際上更需要COO、CMO的關注。
糾錯分析將作為故障檢測手段應用于一系列行業
你一定聽過預測分析和指導分析吧,那糾錯分析聽過嗎?糾錯分析是基于實時數據輸出,相較預測和指導分析更適合作為安全選項,應用于自動糾錯。隨著物聯網趨勢的不斷涌現,糾錯分析已在茫茫人海被發現,但正如William Gibson說的,未來已來,但不會平分蛋糕。2016年糾錯分析注定要分得未來一大塊蛋糕。
會有一個家喻戶曉的物聯網公司將申請破產,但有至少一家企業的市值或將輕松翻100倍
當然這只是一種序言,我們并沒有針對哪家企業遇到某種問題。但我們認為在一個穩健成長的市場環境中總會有那么一兩家企業試圖“侵略式”擴張,確實當下的物聯網環境中沒有甘于絕對安全的玩法。專注于物聯網的后起之秀中新類型中,哪些“勇于”操之過急用力過猛的策略,也許將給公司帶來滅頂之災(或是以極低的價格被收購)。與此同時仍然有很多錢追逐不等價值的低廉資產。迄今為止我們所知道的物聯網收購最高翻倍是100倍哦。
SI在物聯網信息傳遞方面扮演著關鍵和集中的作用,(現在我們都已認識到物聯網企業的一面是對與企業IT系統集成傳感器數據)所以大家爭相與SI合作。對任何一家直接對客戶傳遞物聯網服務的公司而言,SI要有自己個性化的定制服務才能成為核心競爭力。
有些企業已經擁有這項能力了,其他還在挖掘其專業化服務的能力。其他公司或將在加速收購過程中不斷獲利。沃達豐就是個明顯的潛在案例,它有一定的預算,也不用擔憂預算來提高企業的供應(這正是該公司的經濟增長點),目前他還沒有SI的能力。我們能看到沃達豐在物聯網領域的一些并購活動,但其野心通常被看做不太過分。
我們的期待正是一個目標,Tech Mahindra或Wipro正為此賭一把。我們也期待看到SI其中一員能通過提供一個軟件平臺來支撐其物聯網的位置崛起。雖然我們討論的是并購,但我們分析師又提出預測,GE或是其他某家大產品組合,將收購PTC。以上這些預測全無基于企業內部消息,它們可能不會實現,只是分析師在現階段行業發展的“對”的感覺。
企業將不再以安全問題為借口拒絕進行
雖然物聯網安全問題確實在變多變惡化,但不再那么具有威脅性。例如越來越多的泄漏,更易被破解的密碼,更多的數據泄露,和更多的黑客。但我們應認識到這些潛在問題并非一定要現在就解決。現實中物聯網安全問題將是關于未知的改變,不是基本點的挑戰。安全應用于物聯網中短期內更基本的問題在風險評估能力。長遠來看,它要復雜的多,但沒有一個人會部署他的解決方案到一個10至20年中萬物相連的環境中。我們近幾個月已經發表過一系列關于物聯網安全這個話題的調查報告,在2016年里我們將繼續關注其重大議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