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什么敢嘲笑對手? 看看特斯拉工廠就知道了
在質疑聲中崛起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601/285801.htm當然,事情并非一帆風順。曾經它的電池組因為太低被公路刺穿,結果導致汽車起火,媒體爭相報道,特斯拉迅速加厚了底板保護電池,奔馳研發主管赫伯特?科勒(Herbert Kohler)就說,他永遠不會將電池裝得這么低,讓客戶去冒險。


還有人批評汽車的處理和車駕控制,和其它電動汽車制造商一樣,特斯拉也對充電汽車的CO2影響保持沉默,例如,85kWhModelS在英國“從礦井到油箱”的平均CO2排放為每千米85克。“從油井到油箱(Well to Tank)”,指的就是一次能源被轉換為汽車燃料的過程,而汽車所裝載的燃料被轉換為汽車動力的過程則被稱為“從油箱到車輪(Tank to Wheel)”,兩者合稱“從油井到車輪(Well to Wheel)”。
還有一款車是ModelX,它是ModelS的SUV版本,只是這款車采用了鷗翼門。
特斯拉的汽車全都是高價車,特斯拉說它會在2017年推出更廉價的電動汽車,也就是充電一次可行駛200英里的Model3。為了降低成本,它決定親自在Reno附近的工廠生產電池,這個工廠叫Gigafactory 1。
蔑視對手的自信來自何處?
傳統汽車產業似乎被特斯拉打亂了陣腳,雖然很緩慢,它們現在總算作出了反應。在拉斯維加斯CES上,通用汽車CEO瑪莉·巴拉(Mary Barra)展示了雪佛蘭Bolt,它也是一款電動車,充電一次可以行駛200英里,這款車今年就會開始銷售。如果考慮美國政府提供的稅收補貼,Bolt的價格不到3萬美元。我問特斯拉對這款車有何看法。
奧康奈爾看起來持懷疑態度,他說:“不清楚它們準備生產多少臺。”隨后他又說:“如果它成功了,就是替我們完成了一個使命。我們擺出了標準,是我們激起了競爭。”
對于其它電動汽車,奧康奈爾的口吻有點嘲諷的意思。談到奧迪Q6E-tron時奧康奈爾說:“哈哈,未來的技術……”Q6E-tron也是一款電動SUV汽車,它的單程行駛距離為310英里,汽車于去年在法蘭克福展出,2018年初開始生產。他說雷諾和日產的電動汽車“讓我想起了電器……Leaf不是一款好電動車。”
還有人批評特斯拉,說它是一家由加州億萬富豪建立的公司,它專為加州百萬富豪制造汽車,而且還用工薪階層的錢來發補貼,這些人根本買不起電動汽車。奧康奈爾盯著我,好像我開槍打死了他的狗一樣。
奧康奈爾指出,許多通用的技術首先會在奢侈市場出現,特斯拉從中學習經驗來降低成本。奧康奈爾說:“如果我們可以生產出Model3,我們就會做的。”
特斯拉不愿意透露工廠有多少人,公司每年生產5萬輛汽車,它還準備將年產量增加到50萬輛,目前全球共有1.1萬員工。
一部分的特斯拉工廠是機械化、現代化的,還有一部分則是傳統的,但它被吹捧為目前最創新的汽車制造系統。實際上不是,例如位于Castle Bromwich的捷豹鋁合金工廠就要先進得多。
如果某一天特斯拉發現自己并不是最出色的電動汽車企業,它的自信心還能如此強大嗎?我對此很好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