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智能家居聚焦連接 提供“三件套”
智能家居市場潛力巨大,手機廠商、運營商、家電廠商甚至互聯網廠商都想提前進入占據主導地位,這讓市場呈現“割裂”局面,華為意圖破解這個難題。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601/285352.htm智能家居發展多年,但是一直不溫不火,用戶規模未能形成,整個產業也面臨諸多挑戰。在此背景下,華為消費者業務近期宣布要大力投入到智能家居產業,將其作為除手機以外的第二大發展方向。
在具體運作方面,華為并非要推出電視、冰箱等家電設備,而是選擇“退一步”,推出智能家居互聯的基礎語言——華為HiLink協議,并提供芯片、操作系統等能力給合作伙伴。這個發展思路比較新穎,就華為智能家居戰略和布局,記者近期采訪了華為消費者BG戰略Markting部部長邵洋。
智能家居發展存在三大問題
談及為何進軍智能家居市場,邵洋表示,華為考慮進入智能家居領域已有很長時間了,而選擇2015年進入是因為看到機會。“我們訪問了很多用戶,他們的痛點是使用麻煩、怕信息泄露等。”邵洋表示。

具體而言,智能家居產品還存在三大問題:第一,操作不夠簡單,比如很多時候,用戶會認為用APP打開電燈,還不如親自動手得方便;第二,不夠智能化,智能家庭本身不該用人來操作,而應該是物與物之間的聯動,而目前大家常見的智能家居產品,還需要人來操控,離真正智能化尚遠;第三,安全問題,智能家居要將每個家庭的隱私都被放到云端,這是一件聽起來并不安全的事。
而生產智能家居產品的廠商對智能家居的熱情,遠高于消費者對它的熱情。因此,產業的主要問題在于痛點不痛、剛需不強、標準不統一、用戶不買單等,而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割裂”。“不同廠商各自為戰,以至于整體智能家居無法構成統一順暢的體驗。”邵洋表示。
華為智能家居戰略聚焦連接
對于上述挑戰,邵洋認為只有合作才能為智能家居注入更多的力量,華為是一家以連接起家的公司,最核心的能力是連接,因此華為智能家居戰略將聚焦連接。圍繞連接,華為將構建一套完整開放的智能家居生態體系。
據介紹,華為智能家居主要依靠HiLink協議+華為IoT操作系統LiteOS+IoT芯片三合一運作。值得注意的是,華為智能家居“三件套”不捆綁,可以分開,但HiLink協議是進入華為與合作伙伴構建的智能家居生態的必須要素。
比如合作伙伴可以不采用IoT芯片而選擇自己更傾向的其他品牌芯片,自主程度較高。不過,華為在視頻芯片等方面具備優勢,這些也將吸引合作伙伴選擇。
其中LiteOS是華為專門針對物聯網開發的操作系統,與支持顯示的手機操作系統不同,LiteOS致力于驅動,特點是體積小、能耗低和反應快;另外,IoT芯片也并非簡單的單一芯片,而是一套方案,會根據應用設備的種類有所不同,比如智能電飯煲、智能冰箱所應用的IoT芯片不一樣。
與此同時,華為的智能家居運作特點是與廠商合作,定位在連接層,而不產生直接的競爭,提倡共同利益。邵洋表示,其實華為內部曾經有團隊發展過智能攝像頭、智能音箱,不過最終這些產品都被砍掉。目前華為只關注智能路由器、OTT盒子和智能IO(家里通過聲控、體感、人臉識別控制設備等)。
此外,邵洋也特別強調,華為會在智能家居生態中與其他廠商積極合作,保證合作廠商的利益,不會生產冰箱等產品與其合作伙伴直接競爭。這樣的態度顯然對于有意加入華為智能家居生態的廠商來說打消了一個顧慮。
就合作伙伴發展情況,邵洋透露,目前共有30余家家居品牌有意向加入華為生態,不過2016年上半年首批入選者不會超10家,甚至只有5家,這是因為華為希望在技術更加穩定后再全面開放合作,預計全面開放會在2016年下半年。
談及智能家居未來的發展趨勢,邵洋預測,未來智能家居可能會催生一種新的行業,即智能機器人,所以目前來說智能家居的潛力還是非常之大的,但需要所有廠商共同構建這一生態,而不是單打獨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