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供電可靠性的途徑
引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444.htm千家萬戶一線牽,千燈萬盞一片情。情系萬家燈火的電網安全,則是實現電力資源優化配置的基礎。供電可靠性的載體是電網,它反映了經濟社會發展對電力需求的滿足程度,直接體現了某統計期內電網對客戶供電能力的量度,也是供電企業安全管理、優質供電、電力營銷的綜合體現。
供電可靠性包含著網絡結構和運行人行為的兩方面因素,任何網絡故障和行為為人的失誤,都必將影響到電網的正常運行,從而導致供電可靠性的降低。供電是否可靠,客戶實際感受到的是停電時間的長短,只有采取有效措施來減少停電時間,才可以表述供電的可靠性。
為提高供電可靠性,電網安全應從網絡結構和運行管理上,轉變到供電全過程管理的“大安全”上來,從而著力夯實電網安全根基,義不容辭地承擔社會責任,實施供電安全管理流程,豐富安全供電內涵,強化員工安全理念,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電力的需求。伴隨著社會發展的步伐,沐浴著電氣化生活的春風,以卓越的技能和真誠的服務,奏響安全供電的樂章,讓百姓享受時代進步的豐碩成果。
1、堅強電網是可靠供電的根基
打造堅強電網是實現電力資源優化配置的基礎,而確保電網安全和設備可靠運行則是可靠供電的必備條件。情系萬家燈火的電網應從戰略高度進行科學的規劃和設計,注重科技創新。字建設“生態文明”電網中,大力推行使用各種類型的節能環保設備,應用組合式變配電設備,推動電網技術改造升級,使電網運行更具經濟性和安全性。在電網改造和建設中,只有不斷應用科技創新成果,才能建設技術先進、環境友好、結構完善、布局合理、高效低損的現代化電網,實現電網建設與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
電網規劃還應與城鄉建設規劃實現無縫對接,加大“生態文明”電網建設力度,提升電網設備的科技含量。在進行電網技術改造的同時,盡快形成環網供電和雙電源供電,建立健全電網負荷動態監測系統,實時記錄電網運行參數,及時調整負荷和運行方式,實現電網安全供電可控、能控,在控。
按“小容量、密布點”原則布局35kV變電站,實現10kV配電網的經濟運行。35kV變電站應推廣采用微機綜合自動化系統,實現變電站運行調度自動化。通過對變電站的技術改造,使有載變壓率、雙電源率、無油化率和誤人值班率達標,并具有“四遙”功能。通過對電網潮流分布的分析,掌握電網運行負荷的特點,從而加強電力負荷平衡和預測工作。與此同時,在電網運行中還要有序推進設備狀態檢修,合理安排電網運行方式,從而進一步提高電網受電能力和供電的可靠性。
2 、提高電網可靠供電的技術措施
(1)完善35kV主網架建設
10kV配電網處于電力系統末端,其供電的可靠性必將受到35kV主網結構和運行方式的影響。為此,在35kV電網的規劃、設計、建設過程中,應優先考慮其主網架功能對10kV配電網可靠供電的影響。其電網的載容比應達到合理范圍,減少限電拉閘,確保10kV配電網運行的可靠性。
(2)優化10kV配電網絡結構
10kV配電網的改造與建設應著重提高線路的環網化率,增強線路互供能力和負荷調度的靈活性。對已環網的線路要按等距離、等負荷、等用戶原則,在裝設線路分段開關,縮小供電半徑,減少停電范圍,從而提高供電可靠性。
對用戶數過多的分子線,故障檢修時不易轉移負荷,可在同一干線的兩分支線間進行聯絡環網,以減少停電戶數,對負荷增長過快而出現超載運行的線路,應更換大截面導線或增架一回供電線路,以提高供電可靠性。
(3)提高配電網設備的科技含量
配電網絡的各種電氣設備是組成配電系統的基本元素。為提高配網設備的科技含量,在設備選型上要加強調研和技術評估,嚴把設備質量關,為安全供電增加可靠因素。如選應SF6開關、真空斷路器替代油開關,在大大減少檢修次數;使3M冷縮型電纜智能共建接頭,使電纜中間接頭因工藝質量引起的故障率大幅度下降;使用高性能、免維護的AABB熔絲可解決跌落式開關熔絲易老化和故障頻發的問題。
對10kV架空線路長、分支線多的線路,為便于查找接地故障,可在路線端、中部、各分支處的三相導線上,安裝接地故障指示器,當線路發生故障時可準確指示故障點,以便盡快檢修排除。
在完善配網運行管理和供電設備安全運行的前提下,提升配網的自動化程度,使之在故障情況下快速定位,自動隔離故障區段,并盡快恢復非故障區段的供電,最大限度地縮小停電范圍,從而提高供電可靠性。
(4)推行帶電作業和狀態維修
推行帶電作業項目,旨在使線路、設備在不停電狀態下消除缺陷和故障,同時還可解決業擴與停電的矛盾,不僅減少替停電時間,而且還能有效地增加供電量。為此,供電企業在條件許可和確保安全運行的前提下,逐步推廣帶電作業項目,從而提高供電可靠性。
狀態維修旨在對運行中設備的故障隱患,有針對性進行維修,真正做到“應修必修,修必修好”。避免定期預防性檢修所造成的不必要停電人力、物理的浪費,同時還能有效地提高設備的使用率。
3 、客戶用電安全和電網安全同等重要
沿襲傳統觀念,供電企業總把電網安全放在首位,而客戶用電安全只能服從于電網。然而供電運作表明,若電網運行中忽視了客戶的用電安全,使客戶所必備的安全用電條件達不到,不僅客戶自身正常用電難以實現,而且還會株連到電網的安全,甚至對電網安全運行造成威脅。
在電力市場化運作中,供電企業應轉變安全管理理念,變換角色,樹立換位思考,積極構建供電全過程安全管理的“大安全”觀。健全供電安全技術管理機制,把客戶用電安全擺在與電網安全的同等重要位置上,將客戶納入安全管理視野,徹底改變過去那種“只管供、不管用”的狀況。從而豐富供電安全的內涵,延伸供電安全服務領域,讓百姓真正享受到優質供電服務的實惠。
電網運行中由于傳統用電習慣而出現用電負荷的峰谷差別,導致電網峰谷負荷差別拉大而造成負荷率偏低。為提高電網負荷率,則應在優化設備使用的同時,構建供電與用電之間友好互動的平臺,使之獲得更具彈性的負荷需求響應,從而有利于提高電網負荷;v通過理論知識到具體操作兩個層面的不斷探索和實踐,從而建立起供電與用電之間的協調機制,使之達到供電安全與用電消費之間的相互匹配,這也能提高電網的負荷率。
為能更好地提高電網安全供電的可控水平,還要改變以人工調度的操作模式,使之達到自動化程度較高的電力調度模式,直到實現計算機系統對電網調度的智能化控制,從而提高電網安全供電的可控水平。通過對電網故障的精細化管理和分析,在提升故障分析的基礎上,使電網故障從過去的離線分析轉變為實時的在線分析,實現電網故障分析與定位的及時性和準確性,便于電網故障的及時排除,確保電網安全可靠運行,以優質電力造福一方百姓。
4 、構筑安全供電的文明體系
供電企業是“沒有圍墻的工廠”,點多、面廣、線長,情系千家萬戶,因而供電的可靠性程度,必將深受社會各界的關注。為此,在建設“生態文明”電網的同時,仍需致力構建安全供電文明體系。作為供電企業員工應內強素質,外樹形象,著力培養員工服務社會的價值觀。企業員工是定位企業形象的要素,必須樹立忠誠企業服務客戶的理念,增強奉獻社會的責任感,使安全供電成為員工恪守的理念和行為準則,不斷豐富文明供電的內涵,提高可靠供電服務水平,為和諧社會奉獻光與熱。
在提高員工綜合素質的同時,還要著力改變慣性思維,使操作技能符合標準化作業要求,堅定不移地開展反習慣性違章活動,消除不安全行為和心態,吧文明理念融入安全供電過程中,從而提高供電服務質量。
供電企業在構建安全供電文明體系中,還要運用安全文化理念實施人性化管理,增強敬業盡責觀念,讓員工在充滿希望的環境里怡然自得地工作,使員工潛能轉化為企業的智力資本,將電網安全大題不斷加固延伸,創造安全供電的新奇。電力員工就要像電那樣照亮別人溫暖社會,昭示著電力員工拼搏進取的無盡魅力,再造和諧電力的光彩。
5 、結束語
供電可靠性的載體是電網,通過“生態文明”電網建設,實施安全供電技術措施,把客戶用電安全納入電網安全管理視野,擺在與電網完全的等同重要位置,在構筑安全供電文明體系中,進一步提高供電可靠性。
在電網運行和管理中,還要大力推廣應用各類節能環保新設備,提升電網設備技術含量,帶動電網設備改造升級,促進電網安全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確保電網供電更具經濟性和安全性,從而進一步提高供電可靠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