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照明,不得不掌握的技術
想做好一個照明產品最關鍵的幾個部分不能不知,通俗的說就是配光、結構、電子,而配光、結構、電子用專業術語表達為:光性能、熱性能、電性能。在此同時,配光顯得尤為重要,不懂配光,就做不好照明。
光性能(配光):LED的光學性能主要涉及到光譜、光度和色度等方面的性能要求。根據新制定的行業標準“半導體發光二極管測試方法”,主要有發光峰值波長、光譜輻射帶寬、軸向發光強度角、光通量、輻射通量、發光效率、色品坐標、相關色溫、色純度和主波長、顯色指數等參數。顯示用的LED,主要是視覺的直觀效果,因此對相關顯色指數不作要求,而照明用的白光LED,色溫、顯色指數和照度就尤為重要,它是照明氣氛和效果的重要指標,而色純度和主波長一般沒有要求。
目前全球LED行業內的主流做法是在封裝LED芯片形成光源或光源模組以后,在做成燈具的時候再進行配光,這樣采用的是原有傳統光源的做法,因為傳統光源是360°發光。如果要把光導到應用端,目前飛利浦的傳統燈具做到最好的一款,光損失也達到40%。而我們國內眾多的LED下游廠家應用的燈具光學參數其實都是芯片或者光源的光學參數,而不是整體燈具的的光學指標參數。
現在最先進的科學方法是在芯片封裝上就做配光,一次把芯片的光導出來,維持最大的光輸出,這樣光損率只有5%-10%。隨著技術的不斷改進,光損率將會越來越低,光源的光效會越來越高。同樣配有這樣的光源燈具無需再做配光,相對的燈具效率將會大大提高,使之更為廣泛地使用到功能性照明之中,形成相當規模的市場渠道。因此一個好的LED供應商,是我們當務之急,我們沒必要花高代價去研究我們的LED如何去配光為好,也不需要花很多時間和經歷讓工程師去用軟件仿真,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讓LED白光供應商來配合。要知道,我們的工程師如用軟件去仿真,那么必需的動作就是輸入和輸出。輸入即前期的數據導入,輸出則仿真的結果,那么要求前期的數據必須準確無誤后端的仿真才能正確。
熱性能(結構):照明用的LED發光效率和功率的提供是LED產業的關鍵之一,在此同時,LED的PN結溫度及殼體散熱問題顯得尤為重要。PN結溫與燈體溫度差異越大,那么熱阻越大,隨之光能被轉換成熱能白白消耗掉,嚴重時LED損壞。一個好的結構工程師,不僅要考慮燈具的結構與LED的熱阻,還要考慮燈具的外形是否合理、時尚、新穎,當然還有可靠性和可維護性以及實用性,即要站在設計者的角度去思考,又要站在用戶的角度去考量產品…
目前上游龍企業,比如CREE已經可以做到的芯片光效可以達到130-150lm/W。但是LED結溫高低直接影響到LED出光效率、器件壽命、可靠性、發射波長等。保持LED結溫在允許的范圍內,是大功率LED芯片制備、器件封裝和器件應用等每個環節都必須重點研究的關鍵因素,尤其是LED器件封裝和器件應用設計必須著重解決的核心問題。
現在主流的應用技術材質是用鋁基板來封裝,但是鋁基板封裝的芯片散熱和光轉換效率都存在技術核心瓶頸,不能有效地控制結溫和穩定地維持高功率的光輸出,并且應用會因為芯片光效越高,所需的鋁基板面積就越大,會加大成本和應用體積,極為不便。所以如何走出此誤區另辟新路是新的技術核心特點。在保持低成本和被動散熱方式的前提下,利用高導熱介質,通過嶄新的器件/燈具整體結構,降低熱阻,降低PN結結溫,使PN結工作在允許工作溫度內,保持最大量光子輸出,其起碼的要求如下:
(1)超低熱阻材料,快速散熱整體結構技術;
(2)高導熱、抗UV封裝技術;
(3)應用低環境應力結構技術;
(4)整體熱阻20K/W,結溫80度;
(5)LED光源照明模組工作溫度控制在65℃以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