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看懂手機攝像頭 超呼你的想象
2000年11月,夏普聯合日本當時第三大移動運營商J-photo推出了全球第一款拍照手機,像素僅有11萬。時至今日,手機拍照已經成為手機必不可少的一個功能,手機攝像頭歷經多年發展,也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98738.htm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和不斷升級,用戶對于手機拍照畫質也就越來越高,好的拍照畫質就離不開出色的手機攝像頭配置,而目前市面上手機攝像頭的規格眾多,參數各不相同,怎么去看這些名詞和參數來挑選好的拍照手機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簡單學習一下。

手機攝像頭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拍攝景物通過鏡頭,將生成的光學圖像投射到傳感器上,然后光學圖像被轉換成電信號,電信號再經過模數轉換變為數字信號,數字信號經過DSP加工處理,再被送到手機處理器中進行處理,最終轉換成手機屏幕上能夠看到的圖像。

手機攝像頭的簡單結構

手機攝像頭的工作流程
由于手機攝像頭的工作原理基本都相同,對于我們選擇好的手機攝像頭并不產生影響,我們只需要簡單了解即可。
影響手機攝像頭拍照畫質的幾個因素
1、傳感器的類型
傳感器是決定手機攝像頭成像品質最為重要的一部份,也經常被手機廠商作為宣傳的重點,廠商也習慣采用傳感器的分類來對手機攝像頭的類型進行分類。
常見的攝像頭傳感器類型主要有兩種,一種是CCD傳感器,一種是CMOS傳感器。
CCD的優勢在于成像質量好,但是制造工藝復雜,成本居高不下,特別是大型CCD價格非常高昂,且耗電高,并不適合在移動設備上使用。在相同分辨率下,CMOS價格比CCD便宜,但圖像質量相比CCD來說要低一些。
CMOS影像傳感器相對CCD具有耗電低的優勢,加上隨著工藝技術的進步,CMOS的畫質水平也不斷地在提高,所以目前市面上的手機攝像頭都采用CMOS傳感器。
CMOS傳感器視工藝和具體技術的不同,也有著不同的分類。目前市場上效果較好的主流攝像頭CMOS傳感器主要有背照式CMOS傳感器和堆棧式CMOS傳感器兩種,在廠家宣傳時,也通常用這兩種傳感器類型對于產品的攝像頭性能進行宣傳。
背照式CMOS傳感器
背照式CMOS傳感器這一名稱是與傳統正照式CMOS傳感器區分開來的,像我們所熟知的iPhone4/4S、小米2S、魅族MX2、索尼LT26i等熱銷機型,都采用了背照式CMOS傳感器。
早在2008年,索尼就開發出了背照式CMOS傳感器,其最大的優化之處就是改造了元件內部的結構,即將感光層的元件調轉方向,讓光能從背面直射進去,避免了在傳統傳感器結構中,光線會受到微透鏡和光電二極管之間的電路和晶體管的影響。

左邊為傳統的CMOS傳感器,右邊為背照式CMOS傳感器
此外,把與感光無關的走線與光電二極管分開到芯片的兩邊或下面,這樣不僅可以增加光電元件曝光面積,而且減少光線經過布線層時的損失,從而顯著提高光的效能,大大改善低光照條件下的拍攝效果。
堆棧式CMOS傳感器
堆棧式CMOS傳感器目前是索尼獨家的傳感器產品。索尼將其命名為ExmorRSCMOS傳感器,是背照式CMOS傳感器的衍生產物,也是目前手機攝像頭當中較為先進的一種CMOS傳感器,被廣泛應用用在三星GalaxyS4、索尼XperiaZ等旗艦級產品當中,而國產的OPPOFind5是世界上首款采用堆棧式CMOS傳感器的手機。
其具體原理是,使用有信號處理電路的芯片替代了原來背照CMOS圖像傳感器的支持基板,在芯片上重疊形成背照CMOS元件的像素部分,從而實現了在較小的芯片尺寸上形成大量像素點的工藝。由于像素部分和電路部分分別獨立,因此像素部分可針對高畫質優化,電路部分可針對高性能優化。

簡單點說,堆棧式CMOS傳感器就是將原來放置于傳感器正面的電路改為放置在傳器感背面,使得傳感器的感光面積更大,畫質更好。
2、像素
目前市場上主流水平的手機攝像頭的像素一般都在800萬以上,低于800萬像素的攝像頭一般效果難以保證(HTCOne等使用了特殊技術的產品除外)。
目前消費在選購相機等產品時,最容易范的錯誤就是唯像素論,機械地認為像素越高就越好,并且把這種習慣帶到評判手機攝像頭上。
實際上從硬件方面來講,如果傳感器面積不變,而單純提高像素,高像素密度的傳感器想對于低像素密度的傳感器在拍照時更容易產生大量噪點。當然目前來說,像素較高的手機攝像頭一般都是較為高端的產品,其硬件素質本身是足夠過硬的。
諾基亞808Pureview是個極端的例子,傳感器像素達到了4100萬,但也提供了目前為止最好的手機拍照效果,代價是傳感器面積大,增加了手機的厚度和重量。
3、鏡頭參數
焦距
焦距這個問題在我們選購相機時會有比較多的考慮和討論,但受制于體積,一般手機攝像頭只能實現數碼變焦,效果較差,而市場上銷售的手機產品的宣傳資料里確實很少標注鏡頭等效焦距,標注產品實際焦距的也并不多,多數產品僅僅寫明有效像素、視頻分辨率等信息。
由于廣角鏡頭焦距短,配備廣角鏡頭的攝像頭其厚度也就短,所以廠商都樂于把焦距做短,把相機做成廣角。這對于消費者來說影響并不算太大,廣角的適用范圍也較強,只是有部分場景下,較長的焦距如等效35mm更有利于人像的拍攝。
光圈
手機攝像頭的光圈所代表的含義和表示方面與普通相機相同,光圈數值越少,則光圈越大。由于硬件結構的限制,手機的攝像頭的光圈是固定無法改變的,光圈越大,則其它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可以到達傳感器的光線越多,對于弱光下的拍攝意義重大。通常來說,光圈較大的攝像頭,一般弱光下拍照的效果都會較好。
目前較好的手機攝像頭鏡頭光圈一般都達到了F/2.4以上,個別的手機如諾基亞Lumia920可以達到F/2.0,這些手機在低光照條件下仍有不錯的畫質表現。
鏡片
手機攝像頭的鏡片是另一影響畫質的重要因素。手機攝像頭當中的鏡片可分為塑膠透鏡和玻璃透鏡。
玻璃透光性以及成像質量都具有較大優勢,但玻璃透鏡成本也高。比如諾基亞808Pureview采用的是卡爾蔡司認證鏡頭,成像效果就會比普通鏡頭好一些。而在一些價廉方案當中,廠商可能就會采用廉價的塑料鏡片,效果會較玻璃鏡片差一些。

在小米2S的官方宣傳當中,特意提到了5片式特制藍玻璃的鏡片構造
不過對于鏡片,除采用了特殊的鏡片,一般情況下廠商都不會大做文章,一般消費者是比較難知道廠商使用了什么類型的鏡片的。
硬件參數不是唯一
雖然好的成像效果離不開好的手機攝像頭硬件支持,但是在目前市場上手機產品各類配置高度同質化的現在,各家廠商都可以輕易地獲得優質的手機攝像頭硬件配置,但就算是采用相同參數的攝像頭的手機,其最終的拍照成像品質都不一定可以產生同樣的效果。
舉個簡單的例子,索尼是目前手機攝像頭主要的生產廠商之一,其生產的手機攝像頭被廣泛地應用在蘋果、三星等廠商的產品當中,同時索尼自己的產品也有使用,但從實際效果和市場反應來看,索尼手機的拍照畫質,與其它廠商的手機拍照畫質相比,并無優勢,例如iPhone5。
這其中的原因最重要影響因素就是系統和軟件的配置優化,這對于廠商技術能力考驗,一點也不比對于硬件的設計能力的考驗低,也是目前各家廠商在手機攝像畫質方面效果差異最大的決定性因素之一,而不同的廠商對各自產品所進行的優化也有差異,也會導致攝像頭具有不同的功能特色,或者不同的優勢之處。
同樣采用來自索尼的1300萬像素堆棧式CMOS傳感器攝像頭,三星GalaxyS4和索尼XperiaZ的成像效果和風格都是有差異的。
不過,再好的軟件優化也離不開優質的硬件支持,一些廠商在硬件設計上的創新突破,往往也能帶來畫質上突破性的提高,如諾基亞的808Pureview和HTCOne。
所以,在選擇一款好的拍照手機時,除了對硬件參數要有所了解以外,也要防被硬件參數所迷惑,真實的拍照效果要通過身實際操作和體驗,并了解不同廠商所提到的功能特色才是王道。
傳感器相關文章:傳感器工作原理
風速傳感器相關文章:風速傳感器原理 攝像頭相關文章:攝像頭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