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于氣象監測裝置在輸電線路局部的設計
1 概 述
輸電線路的狀態直接決定著整個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輸電線路微氣象參數的實時監測能夠為電網正常調度、以及自然災害預測和控制提供必要的現場信息。輸電線路是電力系統的關鍵元件之一。為了安全、穩定地運行,調度系統往往會收集輸電線路的電氣參數和運行工況參數(如輸電線的型號、排列方式,以及其上的潮流分布信息等),并進行適當的控制。在電力系統的研究成果中,更多的是關注潮流優化、系統故障和系統穩定性問題,而在氣象條件對輸電線路的影響方面的研究相對不足。
我國是輸電線路自然災害嚴重的國家之一,雨雪冰凍天氣造成的線路覆冰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而線路覆冰對電網的破壞很大。要預測和控制這些自然災害,只有輸電線路的電氣運行參數是不夠的。例如,要研究輸電線路的覆冰問題,就必須收集與成結冰機理直接相關的線路周圍的局部氣象參數。
為了實現輸電線路的局部氣象參數采集,必須設計局部氣象參數在線監測裝置,以便為更高層次的應用決策提供基礎數據。本文設計了一種能夠實現輸電線路局部氣象監測、基于“DSP+CPLD”的實時數據采集和監測裝置,可以實現環境溫度、濕度、大氣壓力、風速和風向等參數的測量。
2 系統硬件設計
該裝置包括數據采集裝置以及外圍的測量傳感器和變送器。數據采集裝置選用TI公司的DSP芯片TMS320VC33(簡稱VC33)。它具有豐富的指令系統、哈佛總線結構、高速數據處理能力。
地址譯碼和時序控制電路由CPLD實現,用于協調硬件各部分之間的工作。Lattice公司的CPLD芯片ispLSI2032A具有在系統可編程能力和在系統診斷能力,可以實現硬件功能的軟件在線修改,簡化硬件設計,提高硬件系統的穩定性。由它實現所有擴展設備的地址譯碼功能、外部存儲器訪問等待狀態信號,以及其他DSP與外設的訪問定時信號的產生,并擴展出幾個數字I/O口。采用CPLD實現VC33與外設之間的控制信號,具有時序嚴格、穩定可靠的特點。在本設計中,ispLS12032A的仿真掃描接口為JTAG接口;其軟件采用ABEL語言編寫,在Synario開發環境下完成設計輸入、設計文件處理、布線前仿真、設計適配、布線后仿真、程序下載等過程。
2.1 外部存儲器
存儲器的選取原則是:存取速度和總線電平必須和VC33相匹配。設定VC33的工作模式為Microcomputer/Bootloader,存儲器空間分配如下:
①程序SRAM。起始地址810000h,長度64K字,運行時存放VC33的程序代碼,由2片Cypress公司的64K×16位高速CY7C1021V33-12VI組成。
②數據SRAM。起始地址820000h,長度64K字,VC33的運行變量空間同樣由2片CY7C1021V33-12Ⅵ組成。
③Flash ROM。起始地址400000h,長度3FFFFh字節,存放VC33的BOOT TABLE,采用1片ISSI公司的快速Flash芯片IS28F020。
④NVRAM。起始地址C00000h,長度3FFh字節,存放重要的運行參數,可在線修改且掉電后數據不丟失,采用1片Dallas公司的非易失性RAM。
2.2 DSP與外部通信接口電路和人機界面
通信功能包括兩部分:與PC機的通信,實現水源熱泵運行數據的上傳,這些數據可用于進一步的分析;與LCD(液晶顯示器)的通信,并與鍵盤接口電路構成人機界面。VC33與LCD芯片SC16C750B的串口通信接口電路如圖1所示。
VC33與PC機、LCD之間的通信符合串口通信規約RS232,其物理接口皆由。EXAR公司的UART芯片ST16C550加上一片Maxim公司的RS232接口驅動芯片MAX3232擴展而來,工作模式為查詢式。
實時數據采集系統在運行時總要進行人機交互(包括在LCD上顯示運行狀態、設置運行參數等),因此還必須設計鍵盤接口。本文選用1片東芝公司的82C79芯片完成4×4鍵盤矩陣的掃描。82C79的工作模式設置為譯碼掃描鍵盤工作方式,并占有VC33的INT2中斷。當有按鍵動作時,82C79產生中斷信號給VC33,VC33調用鍵盤掃描程序讀取所按鍵的編碼。
2.3 電源和時鐘電路
VC33的電源電路采用TI公司的雙電源應用芯片TPS767D318。其外圍I/O工作電壓DVDD為3.3 V,而其核心的工作電壓CVDD為1.8 V。電源電路如圖2所示。
除了在正常運行時工作電壓要穩定外,VC33還要求上電過程中保證CVDD端電壓不能超過DVDD端電壓0.6 V,采用肖特基限位整流器DL5817來提供此安全保證。二極管D1和D2起到鉗位CVDD、DVDD兩個工作電壓的作用。在TPS767D318的電壓輸出端均接有較大容量的電容,用于處理電壓輸出起始階段非常大的暫態電流,以免燒壞VC33。VC33強化了時鐘配置功能,可提供多種時鐘工作方式。設計中用外部有源時鐘、內部時鐘電路不啟振、內部倍頻系數為1的時鐘工作方式。
2.4 數據采集系統
系統應該監測的基本參數包括:環境溫度、濕度、大氣壓力、風速和風向等參數。除了風向外,其余都是模擬量。為了把連續的模擬量轉換為能被VC33處理的離散的數字量,必須設計A/D轉換電路。
ADI公司的AD7874為自帶采樣/保持、4通道同時采樣、高精度的12位數據采集A/D芯片,適合水源熱泵工質某點的溫度和壓力的同相位采集。其輸入信號范圍為±10 V,單通道采樣頻率可達29 kHz。AD7874輸入通道的多路復用通過選用Phillips公司的16選1多路模擬轉換開關HEF4067來實現。由于水源熱泵節能最優控制為動態實時測控,且水源熱泵熱工動態過程相對緩慢的特點,對各個模擬量采集頻率設定為24 Hz,即每秒24個點。
2.4.1 大氣壓力測量
大氣壓力測量泵的工質壓力、水壓力到電壓信號的轉換由Siemens公司的QBE620-P16壓力變送器實現。QBE620-P16既適用于氣體,也適用于液體,溫度工作范圍寬,適合輸電線路的惡劣運行現場。外加工作電壓范圍為DC 18~33 V,測量壓力范圍為0~232 psi。測量信號輸出DC 0~10 V,經有源濾波和抗混疊電路后輸入AD7874,由AD7874完成A/D轉換。
一般認為,壓力變送器的測量壓力與輸出直流信號之間的關系為線性變換,但實際上線性度并不為零。在壓力測量范圍較大時,由線性度引起的測量系統誤差不能忽略,應根據試驗數據進行校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