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高端訪談 > 居安思危,中國IC設計公司未來在何方

居安思危,中國IC設計公司未來在何方

——
作者: 時間:2007-01-16 來源: 收藏
有兩種預測,曾在中國半導體行業的發展中頗有影響。一種是中國的房價會下跌,而高科技企業會死亡。另一種預測來自Gartner公司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報告認為,2010年,全球1/3的芯片公司將會消失,而中國的芯片公司將有90%會消失。

  對第一種預測,且不說房價是否還在上漲,對中國的企業來說,不久前的“中國芯”評選活動結果可以作為一個推翻這種結論的反例。評選的結果中,十家中國最具代表性的集成電路企業的十款芯片分別榮獲“2006年度‘中國芯’最佳市場表現獎”和“2006年度‘中國芯’最具潛質獎”。晶門科技的CSTN彩色液晶驅動控制器芯片SSD1772、展訊通信的GSM/GPRS手機核心芯片SC6600、美新半導體(無錫)的加速傳感器芯片MXR6800Q、中星微電子筆記本電腦嵌入式圖像處理芯片VC0321、珠海炬力的便攜多媒體音視頻處理器ATJ2097、福州瑞芯微電子的數字音視頻處理芯片RK2606A以及中電華大的電信卡芯片CIU5164等,在市場應用上正煥發出生命力,并以事實證明,中國的產業正透露出勃勃生機。同時,銳迪科微電子的TD-SCDMA/GSM/GPRS雙模全集成單芯片射頻芯片RDA8605、北京中科億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聚芯SoC芯片1000B以及硅谷數模半導體的單端口HDMI接收芯片ANX9011也正在逐漸顯示出巨大的市場潛力。



  這些企業足可以讓業界長舒一口氣,中國的沒有死亡!但是,有識之士指出,是否這些現在表現良好的企業未來會一直良好下去呢,一個產品的成功是否就意味著企業會一直成功下去呢?

  這是個問題。

  正如達爾文的進化論所闡述的那樣,“在物種進化過程中,存活下來的不一定是那些最強大的物種,而是最能夠適應環境變化的物種?!笔聦嵶C明,從一個具有創新精神的中小企業,發展成為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支柱企業,不會一帆風順。在這個過程中,會有很多企業曇花一現,而什么能夠讓公司及時適應市場需求,后勁十足呢?在創新的聲音下,全球并購也勢頭漸盛,對這些已經起步和剛剛起步的IC設計企業來說,未來又該如何走呢?

  記者想到了ARM。雖然是英國公司,但在中國,它和中國的IC制造商、IC設計企業共同走過了5年的時光,它經歷、見證了中國眾多IC設計公司的成長歷程。對中國高科技電子企業的未來,它有著怎樣的理解?帶著這個問題,記者采訪了ARM公司中國區總裁譚軍。
2006年,是ARM進入中國的第五年,在中國,ARM算得上一個成長型的公司,它經歷了一個從零起步的一個積累過程。回想起ARM剛進入中國的時候,譚軍感慨頗多?!澳莻€時候,中國市場對IP授權的模式并不容易接受;另外,當時中國大陸還沒有Foundry廠,中芯國際、宏力還在建設之中,很多企業擔心在得到IP授權之后設計出來的芯片無法進行生產?!?

  那一年,只有深圳中興集成電路設計有限公司與ARM簽署了ARM922T內核的合作協議。對IP授權模式的接受和芯片的生產,在今天看來,都已經不是什么問題。通過艱苦的說服、解釋工作,并很幸運地同中國的Foundry廠一起走過那段同是剛剛開始的階段,ARM逐漸使IP授權的概念在中國深入人心。

  “2003年上半年的SARS,尤其艱難。你可以想象在充滿恐懼氣氛的環境中進行工作的困難——但也恰在于這種氣氛中的不放棄,我們對業界所有可能的合作伙伴的說服工作得到了回應。”這段時間,ARM的工作卓有成效。SARS之后,IP授權模式的效果如雨后春筍,生命力開始勃發:5月,ARM在中國開展大學計劃,東南大學獲得ARM IP授權;5月28日,上海集成電路設計研究中心獲得ARM內核授權,擁有先進片上系統設計平臺;7月,中芯國際加入ARM代工項目,ARM為ARM7TDMI內核提供先進的制造方案;9月,大唐購買ARM946E微處理器,用于無線產品應用;12月,上海復旦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交通大學分別獲得ARM7TDMI和ARM922T內核授權。此后,上海杰得微電子、華為海思、眾華電子、科銀京成、重郵信科、方舟等眾多IC設計、課程培訓等公司加入到ARM的合作伙伴中來。

  如今,ARM已經成為中國IP市場份額最大的IP授權商。2004年,ARM的凈收入增長了167%,達6,000萬美元,被半導體業界認為是“半導體IP業務的亮點”。2005年,ARM與應用材料、TI、索尼等一起被美國雜志Electronic Business評為過去30里最重要的10大公司之一。根據2006年ARM第二季度未審計財報,報告顯示,這家已經占據全球主要數碼產品芯片75%市場份額的英國電子公司仍然在強勁增長,上半年營業收入達到1.3億英鎊。剛發布的2006年第三季度未審計的財務報告表明,這個季度ARM合作伙伴基于ARM技術的產品付運量達到了6.2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53%,第二季度增長了12%。

  因此,有人說,ARM在中國已經成功了,可以坐享其成了。

  譚軍卻說,很多公司就是在人們認為可以坐享其成的時候開始走下坡路的?!拔覀儽仨氈斢洔厮笄嗤艿墓适?。將一只青蛙扔到沸水中,突然降臨的危機感可能會使它騰跳而出;而溫水中的青蛙卻可能喪失對環境變化的警惕,在不知不覺中遭遇滅頂之災。因此,我們必須在其他產品在走上坡路的時候就開始新的產品計劃與研發,即保持企業持續的創新。”

  創新存在于公司運營的每個環節,它是體現企業競爭力的關鍵。許多人都夢想企業成長無極限,英特爾創始人之一的戈登•摩爾曾提出非常著名的摩爾定律:“芯片上的晶體管數量每兩年增加一倍”。于是有人認為,創新可以使企業如摩爾定律所講的那樣直線成長。但有知之士并不這么認為。臺灣IT教父施振榮就指出,“企業高速成長終會遭遇天花板,如果不進行變革管理,就會遭遇企業成長的極限。”譚軍同樣認為,在企業發展中,創新往往需要具有先行意識,并不是等到出現了問題才去解決。

  譚軍用“S曲線”來說明企業創新的階段:企業成長的歷程應該是一條多S曲線,各條S曲線之間的間隔就是一次變革管理?!笆遣皇窃赟曲線的鼎盛時期想到去發展新的產品就很合適呢?其實已經晚了,因為盛極而衰,這個時候,企業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只不過企業本身變成了溫水中的青蛙而不能覺察?!?
 
  這對中國很多初見成效的IC設計公司極具借鑒意義。對于獲得首屆“中國芯”評選活動的公司來說,他們已經有了正在成功或已經找到具有成功潛力的產品,那么,他們是否已經開始了未雨綢繆的新一輪創新呢?ARM自身能夠給我們什么啟示呢?譚軍的說法,除了理論支持,是否還可以從ARM自身的市場產品表現找到蛛絲馬跡呢?這讓我對ARM的產品路線更加感興趣。

  從市場報告看,ARM的業績一直呈現增長趨勢。但是,也不難發現,市場利潤趨薄的形勢同樣發生在ARM身上,不僅授權的License費用在逐年降低,版稅(Loyalty)費用也在快速下降。2005年,每個ARM核的平均Loyalty費用為8美分,而2006年第二季度,這個費用已經降為7.2美分,到目前為止,這個費用已經變為6.5美分。

  “雖然這些授權費用在降低,但是我們整體的收益卻在增長?!盇RM剛發布的2006年第三季度未審計的財務報告表明,這個季度ARM合作伙伴基于ARM技術的產品付運量達到了6.2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53%,第二季度增長了12%?!弊T軍說,如果單靠某一種產品,比如ARM7來維持公司運營也許在ARM7生命周期的鼎盛時期可以做到,但是這個時期總是要過去的,而在ARM7的生命力開始的時候,就應該有新一代的產品準備進入市場了。因此,在不同的時期,ARM的新品不斷,前赴后繼,比如ARM7、ARM9、ARM11、Cortex等。也許每一種產品的生命周期長短不同,但從ARM整體的產品線看來,卻是青春洋溢,隨時有滿足市場需求的新品推出。源于整體產品出貨量的增加,每種IP核的總體Loyalty費用也在不斷增加,從而使ARM總的授權營收保持上升勢頭。

  “2001年,我們剛剛開始在中國的業務。在當時,你很難找到使用ARM內核的產品。今天,我們可以在出租車里的GPS設備、公交車交通卡、地鐵刷卡機中隨處看到ARM的影子,他們都是中國自己的公司利用ARM IP設計出來的。也許到2008年,你會在身邊更多的產品中發現ARM產品存在?!彼f,目前含有ARM IP核的產品出生速度是80個/秒,已經超出了全世界的人口出生速度,而幾年前這個速度只是16個/秒。到2010年,這個速度將會達到160個/秒。

  譚軍透露,目前ARM的CPU產品、Artisan、開發工具以及服務與培訓營收分別占到總營收的60%、20%、12%與8%。而它所提供的技術支持、人員培訓、開發工具、驗證工具等服務,涉及整個產業鏈,編織著一個龐大的產業之網。

  成就如此,ARM的危機意識顯然無法讓它自己停下腳步,在ARM7、ARM9、Artisan、Cortex等走俏之前,新的產品已經走進研發隊列當中——據譚軍介紹,3D、ESL以及DSP等產品已經在2006年投入研發,未來,他們會成長為和ARM7、ARM9等一樣的拳頭產品。

  譚軍的思路不止于此?!皠撔绿幪幋嬖?,我們要隨時站在客戶的角度思考問題,幫助客戶成功的方法才會出來。”在同行們還在躊躇是否進入中國市場的時候,譚軍帶領ARM軍團在中國市場上已經開始了積極的授權模式說服、市場教育與培訓工作;現在,在大家還在熱衷于談論產業鏈的時候,譚軍又開始編織他的“產業球”美夢了。

  任正非在《華為的世界》里就指出,“未來的企業競爭并不是企業本身之間的競爭,而是企業生態環境的競爭?!弊T軍說,以前人們對產業鏈的定義是在產品的生命周期為兩年的條件下定義的,那個時候,從IP供應商、工具商到IC設計公司,再到Foundry廠生產,最后到系統整機廠商,是一個串連的鏈路,一個環節的廠商只是和自己的上下游廠商發生聯系。今天,情況在發生變化。產品生命周期縮短,面市時間加快、開發周期變短等問題,讓人們對上述產業鏈之間的傳遞時間無法忍受?!拔覀兊睦砟钍?,以消費者為中心,產業鏈上處于每一環節的廠商都可以作為球面上的一點,針對消費需求的變化作出反應,在球體內部,還會有其他各種服務商,比如軟件、ODM廠商,他們與IP供應商、IC設計廠商、Foundry廠商、OEM廠商、分銷商之間密切互動,從而盡可能縮短產品到達消費者手中的時間。”基于這個理念,ARM 2006年上半年推出了RealView Creater系列工具,它使IC廠商、解決方案廠商等可以在產品未量產前,就能夠在虛擬的芯片系統中進行平臺設計和應用開發,使產業鏈中上下游廠商之間交貨時間縮短幾乎為0。

  對很多IC設計廠商而言,產業球的概念似乎也更貼近他們的需求。

  在不久前ARM中國2006技術研討會上,上海Jade(杰得)微電子公司、大唐微電子的產品與解決方案引得許多同行駐足、研究。杰得微電子公司項目經理陳立峰告訴記者,“相對于內核本身的功率與尺寸大小來說,我們更看重IP供應商所提供的除內核以外的各種服務,包括整個產業鏈在內的各種服務,因為這關系到最終產品的量產與面市時間,關系到設計公司的生存?!?003年創辦的杰得微電子是一家領先的多媒體 SoC(系統級芯片)設計公司,它把自己的競爭對手定為Intel、德州儀器等國際公司。利用ARM926內核,杰得微電子開發出Z228芯片,該芯片被稱為是中國大陸第一款基于130納米工藝的應用處理器。據透露,截止到2006年11月底,該芯片已經有超過100萬美元的訂單。陳立峰認為,ARM嵌入式解決方案在客戶方面的軟、硬件支持比較完備,相較于其他競爭產品,ARM926也許功耗并不是最小的,但它具有面向更高端應用的性能,而且ARM完備的支持值得長期合作下去。

  在和另一家ARM的授權合作伙伴大唐微電子的在場工作人員交流時,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大唐微電子使用ARM核心開發的圖像電話產品于2004年7月公司正式對外發布。該產品采用了以往傳統電話機一樣的撥號方式,直接插入普通電話線即可使用。這款終端產品最核心的部分,正是大唐微電子自主研發的內含32 位高性能CPU 的SoC 芯片平臺——COMIP,其采用ARM、DSP雙核結構和通用總線,提供超過500MIPS的運算能力。同樣基于對IP授權之后所產生的各種服務需求,這位工作人員認為ARM所提供的全面服務確實讓人心動。

  其時,譚軍不時走到合作伙伴的展位旁,和在場的工作人員交流,這引得很多業者對展位公司的關注。

  “ARM不想只是授權而已,如何幫助他們長大、變強,是我們更關心的問題。我們希望創造對他們發展更有利的機會。”譚軍說,“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5周年的時候,2006年度‘中國芯’推翻了之前有關中國高科技企業會死亡的預測。但是未來的并購與消亡,同樣值得現在正在展翅起飛的IC公司認真思考。”

  對Gartner對2010年芯片公司消失或并購的預測,譚軍表示同意,但他同時指出,“如果這個預測正確的話,IC設計公司現在就應該考慮,在Fabless沒有資產的情況下,如何提高自己被收購的價值。創新會讓中國的IC設計公司找到一條好的道路?!彼f,收購者想要得到的無非是兩點,其一是那些在其他地方買不到的產品,因此你的公司產品設計要獨特,或者說是差異化;其二,如果沒有獨特的產品,那就要有很可觀的市場或者客戶群。

  “也就是說,居安思危,才能掌控自己未來的命運?!彼f。

  如今,譚軍面臨著新的課題,那就是電子行業人才的缺失?!坝邢⒎Q,現在出現藍領缺失,就是技術工人缺失,我對這個問題非常感興趣?!弊T軍在研討會的發言上坦稱,希望有志于與ARM一同努力的加入ARM,“我們希望參與更多的人才培訓,為中國的IC產業發展做出更多努力。”在譚軍眼里,被人認為可以坐享其成了的ARM在中國有更多的事情可做,而創新態度,也使ARM總能先人一步,把握商機。


關鍵詞: EDA IC設計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