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成像技術在彈道實驗中的應用
0 引言
在X射線檢測中,CCD數字化實時成像系統因其不需要進行膠片沖洗,成像速度快,得到的圖像較傳統膠片圖像質量好而獲得了廣泛的應。而在彈道實驗中,由于經常有高速運動的破片,以及高速高壓氣流和爆炸強沖擊力等。往往會對CCD數字成像系統造成損壞,且防護裝置體積龐大,因此,很多彈道實驗無法使用CCD數字成像系統。
而傳統的膠片成像使用化學處理X射線膠片,從圖像的采集到技術人員的檢測,至少需要20分鐘。如果膠片曝光量不夠或透照角度錯誤,還必須重新進行所有的程序。此外,還必須配備存放地點和經過培訓的員工,并保證安全操作、存儲和處理膠片沖洗藥液。
CR(computed radiography)技術是介于膠片成像與CCD數字成像之間的中間技術。這種技術類似于膠片成像。它由成像板替代膠片將圖像存儲起來,然后采用激光掃描儀將成像板中的圖像讀出來.并將其轉換成數字圖像。
傳統X射線膠片成像系統能攝照的部位都可以用CR成像,CR系統中代替膠片的成像板可重復使用,動態特性線性度比膠片好,圖像處理過程不需要暗房,不需要任何化學溶液,可省掉繁瑣的膠片沖洗過程,大大加快了成像速度,減輕了操作者的勞動強度;而且其圖像信息是以數字形式讀出,非常方便進行圖像處理。
與CCD數字化實時成像相比,CR的最大優勢在于僅以成像板代替X射線膠片。由于讀取設備與成像板分離,故在彈道實驗中的防護容易實施。
為了提高彈道實驗圖像診斷的效率和圖像質量,南京理工大學瞬態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于2008年組建了用于彈道實驗的X射線CR成像系統。
1 CR成像原理
CR成像技術將透過物體的X射線影像信息記錄在由熒光物質制成的、有存儲功能的熒光板上,這種存儲熒光板又稱成像板(image plate,簡稱IP)。IP板曝光后會在其熒光層中形成潛影,將帶有潛影的IP板放入激光掃描儀中通過激光束掃描讀取,即可將潛在的像還原成可見光的像,再進行計算機采集處理,從而得到數字圖像。因此,CR成像的工作過程主要由X射線曝光和讀取IP板潛影兩部分組成。
1.1 曝光
當X射線輻射到成像板時,成像板內的增感屏將吸收的X射線轉換成可見光的影像,同時熒光晶體中的電子被激發到導帶,然后,電子將自發地回到半穩態能級,形成潛在影像。圖1所示是其成像板的曝光原理示意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