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設計應用 > 非接觸式IC卡讀寫模塊PicoRead RF的設計與研究

非接觸式IC卡讀寫模塊PicoRead RF的設計與研究

作者: 時間:2011-02-24 來源:網絡 收藏

目前廣泛使用的非接觸讀卡芯片主要是Philips公司的RC500,RC531和RC632,以及TI公司的部分非接觸讀卡芯片,但是由于這些芯片功能不強,具有較大的偏向性。文中介紹了Inside Contactless公司推出的 RF芯片較好地解決了上述問題。在介紹 RF芯片的特點、工作原理和內部結構的基礎上,對軟件實現的流程進行了詳細說明。

1 RF的特點
PicoRead RF芯片為一款標準的13.56 MHz非接觸讀卡芯片,采用該芯片設計的非接觸讀卡器滿足ISO14443,ISO15693,Sony Felica等協議,它支持非接觸卡片(或者非接觸標簽)發送數據和能量,并從非接觸卡片(或者非接觸標簽)中獲取相關數據。
PicoRead RF芯片可支持ISO15693規范,ISO14443 TypeA,TrypeB規范,Sony Felica協議,以及其他的傳輸速度為26~848 kB/s的非接觸協議;并支持數據和能量的非接觸傳輸;支持SPI協議和并口傳輸協議;其操作距離可達10 cm,并具有卡檢測和感應區載波信號檢測機制,實行1 Byte-2級FIFO管理,非常適用于NFC手機之類的應用場合,以及PayPass讀卡器的設計。

2 PiCORead RF的硬件設計與工作原理
非接觸與讀卡器之間數據傳輸的過程和原理如下:當卡片在一定距離靠近讀卡器表面時,非接觸性與讀卡器之間通過無線電波來完成讀寫操作。非接觸本身是無源卡,當讀卡器對卡進行讀寫操作時,讀卡器發出兩部分信號:一部分是電源信號,該信號由卡接收后,與本身的器件一起產生瞬間能量來供給芯片工作;另一部分則是指令和數據信號,指揮芯片完成數據的讀取、修改、儲存等,并返回信號給讀卡器完成一次讀寫操作。
文中所設計的IC卡讀卡器由微控制器(MCU)、射頻發射和接收處理單元、接口電路、時鐘電路、液晶顯示(LCD)模塊、時鐘以及存儲器組成。本設計采用PicoRead RF芯片作為讀卡器中的射頻發射和接收處理單元讀寫芯片。結構如圖1所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87609.htm


讀卡器中的微控制器為主控制單元。PicoReadRF芯片作為讀卡器中的射頻發射和接收處理單元讀寫芯片。它是微控制器與IC卡之間的“橋梁”,它一方面可以將微控制器發送給IC卡的指令和數據調制在13.56 MHz的振蕩信號上,通過高頻天線發射出去;另一方面接收來自IC卡的應答信息,并將其解調成數字信號傳給微控制器,實現微控制器與IC卡之間的雙向通信。
接口電路是微控制器與PC機之間的通信“橋梁”,可以實現讀卡器和PC機之間的串行或并行通信。時鐘電路為系統提供實時時鐘,液晶顯示模塊平時顯示時間,讀卡時顯示所讀到的內容。上述幾個模塊以邏輯設計配合,通過程序控制完成對IC卡的讀寫。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