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設計應用 > 串行通信的基本原理

串行通信的基本原理

作者: 時間:2012-04-17 來源:網絡 收藏

串口通信的基本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86577.htm

串行端口的本質功能是作為CPU和串行設備間的編碼轉換器。當數據從CPU經過串行端口發送出去時,字節數據轉換為串行的位。在接收數據時,串行的位被轉換為字節數據。

在Windows環境(Windows NT、Win98、Windows2000)下,串口是系統資源的一部分。 應用程序要使用串口進行通信,必須在使用之前向操作系統提出資源申請要求(打開串口),通信完成后必須釋放資源(關閉串口)。串口通信程序的流程如下圖:

串口信號線的接法

一個完整的RS-232C接口有22根線,采用標準的25芯插頭座(或者9芯插頭座)。25芯和9芯的主要信號線相同。以下的介紹是以25芯的RS-232C為例。

1、主要信號線定義:

引腳 1:保護地;

引腳2:發送數據TXD;

引腳3:接收數據RXD;

引腳4:請求發送RTS;

引腳5:清除發送CTS;

引腳6:數據設備就緒DSR;

引腳 7:信號地;

引腳 8:數據載波檢測DCD;

引腳20:數據終端就緒DTR;

2、電氣特性:

數據傳輸速率最大可到20K bps,最大距離僅15m。注:看了微軟的MSDN 6.0,其Windows API中關于串行通訊設備(不一定都是串口RS-232C或RS-422或RS-449)速率的設置,最大可支持到RS_256000,即256K bps! 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串行通訊設備?但不管怎樣,一般主機和單片機的串口通訊大多都在9600 bps,可以滿足通訊需求。

3、接口的典型應用:

大多數計算機應用系統與智能單元之間只需使用3到5根信號線即可工作。這時,除了TXD、RXD以外,還需使用RTS、CTS、DCD、DTR、DSR等信號線。(當然,在程序中也需要對相應的信號線進行設置。)


圖 最簡單的RS232-C信號線接法

以上接法,在設計程序時,直接進行數據的接收和發送就可以了,不需要對信號線的狀態進行判斷或設置。(如果應用的場合需要使用握手信號等,需要對相應的信號線的狀態進行監測或設置。

數字通信相關文章:數字通信原理


通信相關文章:通信原理


雙控開關相關文章:雙控開關原理


關鍵詞: 串行通信 原理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