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BT在大功率斬波中問題的應用
斬波是電力電子控制中的一項變流技術,其實質是直流控制的脈寬調制,因其波形如同斬切般整齊、對稱,故名斬波。斬波在內饋調速控制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它不僅關系到調速的技術性能,而且直接影響設備的運行安全和可靠性,因此。如何選擇斬波電路和斬波器件十分重要。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85591.htmIGBT是近代新發展起來的全控型功率半導體器件,它是由MOSFET(場效應晶體管)與GTR(大功率達林頓晶體管)結合,并由前者擔任驅動,因此具有:驅動功率小,通態壓降低,開關速度快等優點,目前已廣泛應用于變頻調速、開關電源等電力電子領域。
就全控性能而言,IGBT是最適合斬波應用的器件,而且技術極為簡單,幾乎IGBT器件本身就構成了斬波電路。但是要把IGBT斬波形成產品,問題就沒有那么簡單,特別是大功率斬波,如果不面對現實,認真研究、發現和解決存在的問題,必將事與愿違,斬波設備的可靠性將遭受嚴重的破壞。不知道是出于技術認識問題還是商務目的,近來發現,某些企業對IGBT晶體管倍加推崇,而對晶閘管全面否定,顯然,這是不科學的。為了尊重科學和澄清事實,本文就晶閘管和以IGBT為代表的晶體管的性能、特點加以分析和對比,希望能夠并引起討論,還科學以本來面目。
一. IGBT的標稱電流與過流能力
1) IGBT的額定電流
目前,IGBT的額定電流(元件標稱的電流)是以器件的最大直流電流標稱的,元件實際允許通過的電流受安全工作區的限制而減小,由圖1所示的IGBT安全工作區可見,影響通過電流的因素除了c-e電壓之外,還有工作頻率,頻率越低,導通時間越長,元件發熱越嚴重,導通電流越小。

圖1 IGBT的安全工作區
顯然,為了安全,不可能讓元件工作在最大電流狀態,必須降低電流使用,因此,IGBT上述的電流標稱,實際上降低了元件的電流定額,形成標稱虛高,而能力不足。根據圖1 的特性,當IGBT導通時間較長時(例如100us),UCE電壓將降低標稱值的1/2左右;如果保持UCE不變,元件的最大集電極電流將降低額定值的2/3。因此,按照晶閘管的電流標稱標準,IGBT的標稱電流實際僅為同等晶閘管的1/3左右。例如,標稱為300A的IGBT只相當于100A的SCR(晶閘管)。又如,直流工作電流為500A的斬波電路,如果選擇晶閘管,當按:

式中的Ki為電流裕度系數,取Ki=2,實際可以選擇630A標稱的晶閘管。
如果選擇IGBT,則為:

應該選擇3000A的IGBT元件。
IGBT這種沿襲普通晶體管的電流標稱準則,在功率開關應用中是否合理,十分值得探討。但無論結果如何,IGBT的標稱電流在應用時必須大打折扣是不爭的事實。
1) IGBT的過流能力
半導體元件的過流能力通常用允許的峰值電流IM來衡量,IGBT目前還沒有國際通用的標準,按德國EUPEC、日本三菱等公司的產品參數,IGBT的峰值電流定為最大集電極電流(標稱電流)的2倍,有

例如,標稱電流為300A元件的峰值電流為600A;而標稱800A元件的峰值電流為1600A。
對比晶閘管,按國標,峰值電流為

峰值電流高達10倍額定有效值電流,而且,過流時間長達10ms,而IGBT的允許峰值電流時間據有關資料介紹僅為10us,可見IGBT的過流能力太脆弱了。
承受過流的能力強弱是衡量斬波工作可靠與否的關鍵,要使電路不發生過流幾乎是不可能的,負載的變化,工作狀態切換的過度過程,都將引發過流和過壓,而過流保護畢竟是被動和有限的措施,要使器件安全工作,最終還是要提高器件自身的過流能力。
另外,由于受晶體管制造工藝的限制,IGBT很難制成大電流容量的單管芯,較大電流的器件實際是內部小元件的并聯,例如,標稱電流為600A的IGBT,解剖開是8只75A元件并聯,由于元件并聯工藝(焊接)的可靠性較差,使器件較比單一管芯的晶閘管在可靠性方面明顯降低。
二. IGBT的擎住效應
IGBT的簡化等效電路如圖3所示:

圖3 IGBT的等效電路及晶閘管效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