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系統聯誼會2013年11月23日主題討論會
嵌入式系統聯誼會主題討論會自2009年開始,已經召開了12次會議,內容涉及嵌入式系統各個方面,包括MCU和嵌入式OS這樣的基礎技術,嵌入式學科建設和物聯網產業發展等大家關心話題,也有可編程SoC這樣的新技術和新產品。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84864.htmARM處理器在90年代末進入中國,借助其在全球移動終端和嵌入式系統上的成功,經過10余年的發展,深刻的影響了電子工程和嵌入式系統教學。基于ARM處理器+uC/OS 或者Linux的嵌入式課程已經廣泛在各大院校和培訓機構開設。2004年ARM發布Corex-M3 MCU內核之后,世界主要的MCU公司紛紛推出基于M3/M4、M0/M0+的各種MCU,在市場定位上M3/M4面向是新型32位嵌入式系統,M0/M0+瞄準的是替代傳統的以8051為代表的8位MCU市場,這些給嵌入式教育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
圍繞這些變化,習慣了8位和16位單片機教學的老師們,如何步入ARM 32位MCU時代。學生們希望學最新的、流行的技術,企業希望的招聘的是有實踐經驗的工程師,如何兼顧已有課程體系,授課方式和就業需求,然后加入新的技術,這些正在考驗教師們智慧。
會議將就目前MCU和MPU(嵌入式處理器)已趨于統一在ARM Cortex架構之后,如何調整傳統8位/16位單片機教學,協調好已經開設的基于ARM+Linux嵌入式課程(多數基于ARM9/11),深入思考教學理念應有那些需要改進的地方,討論ARM Cortex-M給授課、實驗和實驗設備帶來的變化等問題。會議將邀請有經驗的高校教師,MCU半導體公司的代表發言和交流。
上午議程:主題發言(每人30分鐘)
1. 適應ARM統一MCU的大趨勢:嵌入式教學的機遇與挑戰 清華大學教授邵貝貝。
2. Cortex-M處理器:系列課程的教學平臺, ARM中國公司大學計劃經理 時欣博士。
3. 興趣驅動 早期培養 讓學生不知不覺地進入嵌入式世界,太原理工大學常曉明教授。
4. STM32 引領32位單片機的潮流,ST公司MCU高級經理曹錦東。
5. ARM Cortex-M MCU教學實踐,武漢理工大學 UPteam 李寧博士。
下午議程:討論環節(14:00-16:00)
1. ARM Cortex-M0/M0+是否能夠替代8051用在單片機教學,老師和學生的困難在哪里?
2. 面向新的形勢,目前嵌入式教學中使用的ARM MCU教材內容有那些需要改進地方?
3. 許多物聯網應用的芯片依然采用8051或者非ARM架構,在物聯網專業的嵌入式課程中,MCU教學應如何開展?
時間: 2013年11月23日 9:00-16:00 ,12;00-13:30 午餐
地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會議主辦:嵌入式系統聯誼會(www.esbf.org.cn)
支持媒體:《電子產品世界》
參會聯絡人:胡曉柏 82317035 ,hxbpress@gmail.com 或者關注新浪微博:何小慶微博
linux操作系統文章專題:linux操作系統詳解(linux不再難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