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之后 國產手機廠商路在何方?
年內4G牌照發放的消息甚囂塵上,而且未來4G網絡即將商用,我國的4G時代也將到來,特別是以中華酷聯為代表的國產手機廠商已經躍躍欲試、磨拳搽掌,準備在國內4G智能手機市場大顯身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82252.htm但未雨綢繆、居安思危總是好事,更有行業內人士指出,在4G之后,更遠的未來,國產手機廠商的戰略和出路究竟在哪里?也許立足當下很重要,但要可持續快速發展,則必須認清形勢,規劃未來。
3G跟進4G超車
今年進入9月份以來,國產手機廠商與蘋果三星等國外手機巨頭紛紛發布旗下旗艦產品,讓國內手機消費者目不暇接。國人也逐漸認識到,國產手機廠商的產品,無論是外觀設計,還是硬件做工,亦或是系統和軟硬件的優化都有了極大進步。
國產手機廠商也不再像2G手機之初,無論從產品設計和質量、還是從技術和品牌宣傳,都遠遠落后于國際廠商的現實,而是隨著國內3G時代到來,積累了巨大的技術和渠道資源,同時借助運營商積極推動3G網絡在我國的普及和巨額補貼,以及全球化的產業化分工大背景下,靈活的硬件供應鏈系統,迅速跟進國外手機廠商,推出性價比更高的3G智能手機。
在國內3G時代到來之后,國產手機廠商進一步縮小了與國外手機廠商的差距,逐步跟進國外手機廠商,甚至已經超越國外眾多昔日巨頭,比如摩托羅拉、諾基亞、HTC等。聯想、酷派更是躋身全球手機銷量的第三、四名。
通過更具性價比優勢的國產千元智能機迅速占領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的同時,國產手機廠商也意識到了產品利潤的重要性,因此,從強調市場份額和性價比的千元智能機領域向更強調品牌和用戶體驗的中高端智能機市場發力。9月份國產手機廠商紛紛發布旗下旗艦產品,即是這種嘗試的具體體現。
隨著4G牌照發放日期的臨近,國產手機廠商依靠寬廣的產品線和靈活的價格策略,能否實現彎道超車,成為國內4G終端的領頭羊,值得關注。以酷派為例,據悉酷派繼9月23日推出旗艦產品大觀4和Coolpad智能手表后,還將陸續推出4至6款4G智能手機LTE版大觀4。
與時俱進不斷創新
曾幾何時,國內眾多手機用戶追捧摩托羅拉、諾基亞,摩托羅拉是模擬信號手機時代稱雄,但是因為拒絕甚至依靠自己在模擬信號技術領域的優勢,推遲數字信號手機的普及,最終敗給了后來居上的諾基亞。
同樣,諾基亞雖然引領了數字信號手機的潮流,并依靠收購塞班系統迅速成為世界上炙手可熱的智能手機品牌。但是經過2007年蘋果iPhone的誕生和2008年谷歌安卓系統的發布,都讓諾基亞塞班系統相形見絀,很多廠商諸如LG、索尼愛立信紛紛退出塞班系統陣營,投入谷歌安卓的懷抱,再加上諾基亞本身創新不足,導致芬蘭巨人的手機市場份額短時間內速速萎縮,手機業務最終被微軟收購。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國產手機廠商雖然目前缺少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研發制造能力,但國產手機廠商也有自身的優勢。像酷派和聯想公司,一直與國內三大運營商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通過千元定制機迅速擴大了市場份額,同時還有完整強大的渠道和供應鏈掌控能力,這使得國產手機廠商能揚長避短,擴大自身產品的銷量。
更令人欣慰的是,國產手機廠商華為更是在自家旗艦產品華為AscendP6手機上搭載了自家的海思K3V2四核處理器,這款處理器是2012年業界體積最小的四核A9架構處理器。而華為P6也得到國內消費者的認可,華為更是將銷量目標定在了1000萬部。
與時俱進,不僅要求國產手機廠商順應世界技術潮流特別是智能手機技術的發展趨勢和方向,不斷調整產品策略,還要及時響應,不能依靠渠道和運營商以及之前積累的龐大用戶群裹足不前,不能像摩托羅拉一樣面對數字信號手機的行動遲緩,這就要求國產手機廠商積極布局4G智能手機市場,無論是從產品策略還是品牌宣傳上,都要迅速作出反應。
有業內分析人士就指出,國產手機廠商應該通過3G智能手機上和未來將逐漸普及的4G智能手機,逐步積累技術,即使沒有推出具有顛覆性的產品,也可以通過微創新來立于不敗之地,而且創新不僅僅局限在技術領域,品牌宣傳推廣策略、手機制造模式、渠道的開拓和加強,這些都可以逐步創新并完善。
4G之后優勢何在?
國內4G智能手機逐漸之時,或許將迎來國產手機廠商新一輪的洗牌,但面對國外手機廠商,特別是以蘋果、三星為代表的手機巨頭,國產手機需要從自身優勢劣勢角度全方位思考,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以中華酷聯為代表,華為、中興依靠自身在通信技術領域確立的國際優勢,發力移動互聯網最重要的終端——智能手機,目前來看得到國內眾多消費者的認可,但是似乎品牌認知度和高端產品的策略需要更加細化,國內互聯網手機廠商小米的營銷策略值得華為、中興思考,但是華為、中心在國際市場的知名度和優勢更應該被自身充分利用。
華為P6手機通過在英國倫敦召開發布會,或可成為未來高端產品策略的嘗試,目前來看在國內市場取得了一定的認可。而中興則選擇與美國NBA球隊火箭隊合作,來提高中興智能手機在國外的知名度,通過不斷提高產品質量,華為與中心的作為未來或可以成為新的品牌營銷思路。
而聯想手機不僅依靠與NBA球星合作或采取影視劇植入廣告,還有自身目前在全球市場份額領先的PC業務做支撐,如果能通過PC優勢擴大聯想智能手機在國外市場的認知度進而打開國外市場,或許是聯想需要思考并付諸實踐的。
最后是國產手機廠商酷派,酷派堅持多產品線策略,在與運營商合作推出千元定制機迅速搶占市場份額的同時,還不斷完善自身高端大觀產品系列,9月份酷派大觀4手機的發布,一方面證明了酷派在高端手機領域的研發實力,另一方面也凸顯了酷派再戰高端市場的雄心壯志。
因為酷派沒有中華酷聯其他三家廠商的過多沉重包袱,因此更能靈活的采取適應市場競爭形勢策略,早在2009年酷派即開始布局LTE終端,成立了LTE研發中心。2010年的世博會上率先推出首款TD-LTE原型機,并且在2012年時還聯合了MetroPCS在北美推出了4G機型QUATTRO,這款手機銷量突破百萬。這也表明,酷派正在開拓海外4G市場,并且取得了不錯的開局。
除了中華酷聯,魅族、小米、OPPO、百分之百等更多新晉國產手機廠商也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擁抱著移動互聯網,與中華酷聯一同挑戰著蘋果、三星等手機巨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