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強電磁脈沖對單片機系統的輻照效應實驗研究

強電磁脈沖對單片機系統的輻照效應實驗研究

作者: 時間:2009-04-09 來源:網絡 收藏

第一部分中RAM內容改變,是由于沖擊期間發生了寫操作。RAM芯片的腳、腳和數據線上都有很強的干擾信號,根據RAM寫時序圖,當腳和腳上同時出現低電平時,就可能發生寫操作,將數據線上帶有干擾的錯誤數據寫入RAM。第二部分中RAM內容改變的原因有兩個:(1)由于在兩次寫之間約有7~8μs的間隔,在此期間可能發生了不該發生的寫操作,從而寫入錯誤數據;(2)循環寫時,將數據線上帶有干擾的錯誤數據寫入RAM。第三部分中RAM內容改變的原因也有兩個:(1)兩次讀之間發生了不該發生的寫操作,改寫了RAM內容;(2)正常讀時,將數據線上的錯誤數據讀入CPU。從讀寫時序圖及圖5干擾波形來看,以上兩種情況都有可能發生。但從實驗結果看,第二種可能性較大,第一種可能性則很小。如果在兩次讀之間發生了不該發生的寫操作,循環讀時,累計數據改變的個數將使顯示的值很大。但實際上,顯示只有1~5。

2.7 定時器CTC電路實驗

  按動開關K,使工作于檢查CTC運行情況模塊。在該模塊中,設置定時器0工作于方式1,利用CTC中斷服務程序,在P1.1口產生一方波信號使LED發光。主程序停留在等待開關K按下的指令上。在此期間對進行沖擊實驗。

  實驗中有“死機”、重啟動等現象發生。“死機”后CTC的狀態有停止工作和正常工作兩種。停止工作出現的原因有兩個:(1)干擾使CTC停止計數,CTC不再產生中斷;(2)程序跑飛時執行了禁止中斷等指令。CTC仍能正常工作是因為程序雖進入死循環,但CTC仍在計數,計滿后執行中斷子程序(賦初值,P1.1口電位取反),使P1.1口輸出正常波形。

  每次實驗在P1.1口采集到的波形與正常信號相比,其周期、脈寬等都有一定程度的變化。圖6給出了P1.1口的正常波形和重啟動時的干擾波形。正常波形的正負寬度為35μs左右;而重啟動時干擾所在的低電平只有15μs,干擾過后,P1.1口一直為高電平(復位時的狀態)。

本文對單片機在強下的重啟動、死機、通訊出錯、改變控制狀態和A/D轉換誤差增加等進行了。由于實驗的不徹底性,還未能觀察到硬損傷現象,對上述現象的解釋也不夠準確,有待進行深入的實驗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