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8051單片機的I2C接口并行擴展

8051單片機的I2C接口并行擴展

作者: 時間:2012-04-05 來源:網絡 收藏

1 引 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71690.htm

總線器件在視頻處理、移動通信等領域的應用已經非常普遍。另外,通用的總線器件,如帶總線的RAM,ROM,A/D,D/A,LCD驅動器等,也越來越多地應用于計算機及自動控制系統中。隨著I2C器件越來越廣泛的應用,8051系列與他之間的通信越來越頻繁。

8051系列與I2C總線接口器件通信時,8051的通用口與I2C總線器件的SCL,SDA連接。根據I2C 總線數據傳輸協議,8051必須對其兩個通用口進行頻繁的置位、清零。根據基于51指令系統編制的匯編程序,傳送一位數據,需要9個機器周期,而對于 8051,一個機器周期要耗費6個時鐘周期,即用54個時鐘周期才能傳送一位數據。如此則極大地占用了CPU的工作時間,降低了系統的工作效率,導致I2C器件的優勢難以顯現。因此,有必要設計8051與I2C總線的專用接口電路。該接口電路能夠對I2C總線上的數據進行自動收發,而CPU只需要通過并口訪問該接口電路中的有關寄存器就可以實現與I2C器件的數據交換,從而使整個系統的性能得到提高。本設計用VHDL硬件描述語言為工具,用ALTERA公司的 MAXPLUSⅡ軟件進行編譯仿真,下載芯片為EPM7128SLC84-15。

2 設計目標和要求

為了提高數據傳送的速度,設計一個I2C接口電路。8051不直接與I2C器件交換數據,而是通過并口與該I2C接口電路交換數據,I2C總線上的數據傳送也通過該I2C接口電路來完成。從而通過CPU的外部存儲器讀寫指令就可實現與I2C器件的數據交換,使對串口的操作用并口的方式來實現。

在I2C接口電路內部有一個控制寄存器CI0和一個數據寄存器CI1,即I2C接口電路占用兩個地址。通過寫控制寄存器CI0的內容實現對I2C接口電路的編程,讀寫數據寄存器CI1的內容實現與I2C器件的數據交換。在CI0中的內容定義了8051對I2C器件進行操作的類型(讀或寫)和I2C器件內地址的字節數等信息,使I2C接口電路能夠識別從8051傳來的數據是地址還是數據、8051將要發送數據還是接收數據以及數據的長度等。

如果8051要發送數據給I2C器件,則根據I2C總線協議,在數據CI1接收到第一個數據后啟動I2C總線,然后將CI1中的數據進行并串轉換后逐位發出,發出完畢后設置一個標志位,使8051知道可以發送下一個總線后首先寫I2C器件內地址,然后進行數據接收,進行串并轉換后將接收到的數據裝入CI1中,再設置標志位,使8051知道可以讀出數據。

根據上述設計要求,I2C接口芯片的引腳如圖1所示。其中clk可以使用獨立的時鐘,使I2C總線的位傳送速度遠高于8051的位操作,從而可使I2C總線的數據傳送接近并口的數據速率;a0是地址信號輸入,a0=0時進行CI0寫操作,當a0=1時進行CI1讀/寫操作;bz為標志輸出位,bz=0時,8051需要等待,bz=1時8051可以對CI1操作。

19.gif

I2C接口芯片在系統中的情況如圖2所示。這里8051對I2C接口芯片操作使用了查詢方式,也可以改用中斷方式。

20.gif

3 接口設計的實現

3.1 接口設計的內部結構

該芯片的內部結構圖如圖3所示。系統由控制寄存器CI0,數據寄存器CI1,并串轉換,串并轉換,移位寄存器以及I2C控制模塊6部分構成。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